江城子课文讲解

江城子课文讲解

ID:38510252

大小:2.8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3

江城子课文讲解_第1页
江城子课文讲解_第2页
江城子课文讲解_第3页
江城子课文讲解_第4页
江城子课文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城子课文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畅言教育第二单元·宋词两首江城子课文导入请同学们仔细看画面,观察画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引发大家的兴趣,猜想任务的行踪,导出标题《江城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次的艺术风格和豪放词派。2、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3、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词人和写作背景。2、诵读诗歌,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跨越时空,和古人对话,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那种为追求理想、报

2、效国家而敢于献身的传统精神和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作者介绍一门父子三词客,天下文章四大家。作者介绍文:“韩柳欧苏”并称(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词:“苏辛”并称;书:“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米芾、蔡襄)。“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苏洵三父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作者介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课文朗读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

4、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课文翻译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1、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品读赏析“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场面浩大。2、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出猎队伍有什么特点?品读赏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3、上阙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品读赏析4、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开张——豪壮5、他豪壮的

5、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品读赏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6、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年愈长志弥坚品读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鬓微霜,又何妨!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品读赏析上片下片出猎情景报国之志

6、豪情英姿阵容场面气概信心忠心雄心借出猎表达报国决心风格豪放①、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②、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③、请你概括这首词的内容。④、请你说说这收词的艺术风格。品读赏析上阕叙事密州出猎亲射虎下阕抒情盼遣冯唐射天狼保卫国家的豪情渴望建功立业品读赏析7、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

7、、建功立业的决心。品读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天狼星。这里指侵犯北宋的西夏和辽国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名句赏析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宋词主题苏轼的代表作欣赏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卜算子

8、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课文拓展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