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

ID:38515582

大小:1.35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14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_第1页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_第2页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_第3页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_第4页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与通信技术》2003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络与通信技术》第1章绪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数字通信基本原理局域网与广域网IP网络端对端的数据传输电力系统通信网关于教材《计算机通信网基础》,周德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数据通信与网络》,BegrouzA.Forouzan等著吴时霖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章知识点: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模型寻址1.1数据通信与网络1.1.1数据通信定义数据通信系统组成数据表示:位(bit)模式数据通信模式1.1数据通信与网络1.1.1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模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网络的描述网络准则:(1)性能;(2)可靠性;(3)安全

2、性网络连接类型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星型、总线、环状和混合型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星型、总线、环状和混合型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星型、总线、环状和混合型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星型、总线、环状和混合型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星型、总线、环状和混合型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网络类型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城域网(MAN)1.1数据与通信1.1.2网络网络类型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1.1数据与通信1.1.3因特网(Internet)

3、Internet发展历史例子1.2协议和标准1.2.1协议协议的定义协议的核心语法(syntax)语义(semantics)时序(timing)1.2协议和标准1.2.2标准标准时经过协商达成的一致规则。在互联网中要使得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相互兼容,必须对网络产品制定明确的标准,通常由国际上一些标准化组织来制定。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分会(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Telecommun

4、icationStandardsSector,ITU—T)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ANSI)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1ectronicsEngineers,IEEE)电子工业协会(E1ectroniclndustriesAssociation,EIA)1.3网络模型1.3.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层次结构划分的原则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相互独立的。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要保持上、下层的接口

5、不变,便不会对邻居产生影响。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层数应适中。若层数太少,则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使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层次结构的特点除了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须遵循该层的协议。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1层的通信(通常也是虚通信)来实现的。1.3网络模型1.3.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的特点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

6、的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物理层定义接口和介质的物理特性;数据比特的表示。即比特变为信号(电或光)的编码方式;数据速率。即每秒发送的比特数;位同步。即收发双方比特流的同步;线路连接方式。两设备点一点的连接和多个设备共享传输媒体;物理拓扑结构:网状、星形、总线型和环形连接;传输方式:半工、半双工和全双工。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链路层成帧(frame)物理地

7、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网络层寻址(Addressing):网络层根据网络地址将源结点发出的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结点。网络层的数据分组中的地址称为逻辑地址(又称IP地址)。【举例】路由选择:路由功能是指为分组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该功能是由路由器完成的,所以路由器是一个三层交换设备。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网络层负责将分组从源地址传递到目的地址。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传输层端口地址(portaddress)分段和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1.3网络模型1.3.2

8、OSI参考模型会话层会话控制同步1.3网络模型1.3.2OSI参考模型表示层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