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

ID:38557203

大小:6.01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4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_第1页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_第2页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_第3页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_第4页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EL隐裂测试对组件生产质量提高的作用1.EL测试原理2.隐裂的危害3.隐裂的产生4.控制措施第一章EL测试原理EL测试仪又称太阳电池电致发光测试仪,太阳电池的电致发光亮度正比于少子扩散长度,正比于电流密度。通过EL图像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硅片、扩散、钝化、网印、烧结和组件封装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改进工艺、提高效率和稳定生产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EL测试仪是监视组件中电池片的最好手段,因而太阳电池电致发光测试仪被认为是太阳电池生产线的“眼睛”。太阳电池电致发射测试系统第二章隐裂的危害图像显示,有些隐裂的电池片已经不会发电,成了碎片隐裂的危害该组件的隐裂电池

2、片太多,还没有出厂,功率已经衰减5瓦旭格组件总体情况大隐裂指电池片有网状裂纹,比较严重,小裂纹就是电池片有线状裂纹,条数不限。旭格送样组件121块,其中有67块组件发现有大大小小的电池片隐裂现象,占总组件数量的55.4%,其中对组件性能影响很大的大隐裂占比为28.9%,在组件的所有电池片中,有5.6%是有隐裂的。从以上的数据说明,旭格组件的电池片隐裂现象非常的严重。第三章隐裂产生原因调查流水线清洁后定检后包装流水线最后一块组件流水线最后一块组件的铝合金有小弯曲,开始怀疑会产生隐裂。抽取在流水线的最下面一块组件,总共6块,没有发现有任何隐裂。隐裂的产生过程-清洁

3、工序清洁后的组件,发现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大隐裂(概率约5%)有大隐裂现象。小隐裂也比上道工序增多(概率约25%)隐裂的产生过程-定检工序定检后EL测试,组件大隐裂的继续几率增加(36.6%),隐裂的厉害程度也增加,大隐裂占总组件数的6%。定检后的组件和旭格送检组件已经存在一定的相似,隐裂的程度都比较严重。隐裂的产生过程-定检工序有些组件定检前无任何隐裂,定检后产生小隐裂定检前定检后隐裂的产生过程-定检工序1.抽取定检后的141个样品,隐裂组件占总数的36.6%,其中大隐裂占总数的6.1%,隐裂电池片占总数的2%,情况比包装后好一些,但是比清洁后严重。2.这些隐裂

4、的产生和定检的翻组件的手法有关系,翻组件的时候手法太重,组件倾斜到40度就开始放下去,声音震天响,夜班这种现在特别严重。对组件的震动太大,特别是容易产生A列或者F列的隐裂。EL测试验证发现定检后的组件A列或者F列的隐裂大隐裂增加。3.从组件的流转跟踪图像比较,发现有些组件定检前无任何隐裂,定检后产生小隐裂。隐裂的产生过程-旭格定检和包装工序经过旭格的定检,现场大量积存组件的不停搬动,旭格组件包装人员的野蛮操作(随便扔组件),导致隐裂组件继续增多,大隐裂的几率增加隐裂的产生过程图流水线上有部分小隐裂清洁后小隐裂增加定检后产生部分大隐裂裂包装后大隐裂现象增加托盘周

5、转托盘周转托盘周转托盘试验找一块旭格的降级组件,先进行隐裂测试,确认在该组件中无任何隐裂。将该组件放到普通托盘的最下面一块,上面再放上17块组件,将该托盘按照正常的方式用液压车拖行5米,然后放回原处。取出最后一块组件,进行测试,图像对比,发现经过试验后的组件已经出现轻微网状裂纹。试验前试验后组件正面踩踏试验从实验室借出一块Q-CELL组件进行踩踏试验。在试验前,先测试组件的EL图像,保存图像。然后在组件上面粘一个人,踩几脚,再进行EL测试。踩上去的时候,能够听到很清脆的硅片碎裂的声音。经过测试前和测试后的图片的对比,发现,发现组件大隐裂增加很多。试验前试验结论

6、以上试验说明组件的正面不抗压,如果局部有较大的压力作用在组件的正面,会造成组件的变形,导致电池片出现大规模的裂纹,而背面相对稳定一些。如果踩在组件的背面,情况要好很多。普通托盘的强度不够,上面放18块组件时,承受的重量约270公斤以上。当液压车起来时,托盘会变形,最下面的一块组件随着变形在B排和E排刚好是液压车两根叉的位置,液压车升起来后,B排和E排被液压车托住。但是整托组件的重量很大,约270公斤,造成托盘变形,在最下面的一块组件也随着变形。组件大隐裂位置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在B排和E排位置的大隐裂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是其它部位的2倍以上。这两排的隐裂占到了总数

7、的50.8%,特别是B2,B3,B4,B5,E3,E5,E8的位置明显比其它的位置要多。经过调查,在B排和E排刚好是液压车两根叉的位置,液压车升起来后,B排和E排被液压车托住。结论.1.当组件的正面受到压力时,组件容易产生变形,电池片非常容易产生隐裂,例如,脚踩到组件正面的时候,组件中的电池片有大量的隐裂,而脚踩背面不会有这样的效果,组件中不会引起额外的碎片;2.生产现场中发现的所有的大隐裂是由托盘的最后一块,由组件的运输过程中的形变产生的,主要是在电池片的B列和E列;3.从旭格送样组件的统计来看,所有的旭格车间的产品都有大隐裂现象,但是BIPV车间和五车间相

8、对更加严重,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车间的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