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

ID:38566708

大小:1.3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15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1页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2页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3页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4页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KRAS和EGFR检测与临床应用汇报内容KRAS和EGFR的简介及临床意义ARMS-PCR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等位特异性引物设计KRAS试剂盒开发简介KRAS和EGFR的简介及临床意义KRAS背景KRAS是一种原癌基因,长约35kb,位于12号染色体,是RAS基因家族成员之一,编码的蛋白主要参与PI3K、PTEN、AKT和RAF、MEK、ERK信号通路的调控;EGFR在通路中位于KRAS上游,配体与之结合后可以激发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导致KRAS的活化和通路中信号传导;KRAS是许多恶性肿瘤的常见突变基因:胰腺癌(65%-90%)、结直肠癌(40%)、肺癌(20%)、卵巢

2、癌(15%)。KRAS基因突变影响结直肠癌药物疗效K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能从EGF抗体(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中获益,而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差;KRAS突变型患者对西妥昔单抗无应答,其总体生存期明显低于KRAS野生型患者KarapetisCS,2008,NEngJMed结直肠癌患者检测KRAS突变相关指南欧洲药品评估局(EMEA,2008)指出:KRAS野生型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可能从帕尼单抗中受益,而突变型患者受益较少。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09)推荐: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检测KRAS突变,如有KRAS12、13位突变,则不应进行EG

3、FR单克隆抗体治疗;美国FDA指南推荐:在使用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前必须检测KRAS基因的基因型;2012年7月6日批准第一个用于结直肠癌的基因检测(Qiagen),以判断西妥昔单抗是否有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4)指南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应进行RAS突变检测(KRAS和NRAS),至少应检测KRAS第二外显子的突变情况。KRAS或NRAS突变型的病人不应采取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中国卫生部于2010年10月14日发表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版)》。明确指出在患者确定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接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

4、抗时,必须检测肿瘤组织的K-ras基因状态。在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中,在治疗前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EGFR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项目。KRAS基因突变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效KRAS基因野生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中获益,而基因突变的患者易发生抵抗;KRAS突变型患者使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后,其无症状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图中红线所示)AndersonSM,2011,ExpertRev.Mol.DiagnEberhardDA,2005,JClinOncol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KRAS突变相关指

5、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09)指出,KRAS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抵抗有关,KRAS基因测序有助于确定哪些病人适合TKI治疗。当KRAS基因发生了突变,则不建议病人使用厄洛替尼进行分子靶向治疗。KRAS主要突变位点在结直肠癌中,KRAS突变主要发生于codon12(80%)、codon13(15-20%)、codon61和146(<5%);在肺癌中,约97%的KRAS突变发生于codon12、13,其余位于codon61和146。突变密码子碱基变化CosmicIDGly12Asp12GGT>GAT521Gly12Val12GGT>GTT520Gly1

6、2Ser12GGT>AGT517Gly12Cys12GGT>TGT516Gly12Ala12GGT>GCT522Gly12Arg12GGT>CGT518Gly13Asp13GGC>GAC532EGFR突变背景EGFR基因位于染色体7p11.2,大小约200kb,是上皮生长因子(EGF)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EGFR等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缺失或其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活性或细胞定位异常,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率在北美和西欧为10%左右,而在东亚为30-50%。其中在亚洲、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中EGF

7、R突变率最高,达70-80%。EGFR突变背景研究发现EGFR突变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疗效密切有关。其中EGFR突变的患者对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敏感,有效率在80%以上;而EGFR野生型的患者的有效率在10%以下。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作为一线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传统的化疗可以取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容易耐受,但总体生存期(OS)并未延长。EGFR-TKI目前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和维持治疗。我国大部分医生将其用于二线(69.4%)治疗,41.7%的医生将其用于一线治疗,27.8%的医生将其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