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

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

ID:38607979

大小:19.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_第1页
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_第2页
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_第3页
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国考申论范文: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厦门中公教育温馨提醒:2014年国家务员笔试,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国家公务员笔试面试培训,嘉庚学院公务员考面试,2014年福建公务员笔试,2014年福建公务员面试热点,2013年厦门事业单位笔试面试。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网络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联。网络安全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    一  当前,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西方国家搞网络心理战破坏我国政治社会稳定。信息海量传递和文化自由交互,使得

2、网络空间成为没有防区范围、随时都在对冲的思想战场。西方敌对势力钻我国网络法律和监管的空子,利用网络空间对中国进行舆论攻击,实施政治打压,丑化中国国际形象,目的就是通过网络舆论激化我国的“社会矛盾点”,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此,我们应该给予高度警惕和进行积极防范。    第二,我国重要部门信息网络遭到间谍机构密集攻击。现在,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已由黑客们个人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团伙、集团行动和某些国家的网络间谍活动。有资料显示,目前境外有数万个木马控制端、数千个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对着我国,境外间谍机构疯狂采用“狼群战术”、“蛙跳攻击”、“摆渡攻击”

3、、“网站钓鱼”等对我国实施网络窃密和情报渗透,国家安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网络密切相关。    第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和侵权行为愈来愈猖獗。网络洗钱、网络诈骗、网上黄赌毒等犯罪活动蔓延全世界,智能手机移动网络更使犯罪分子如虎添翼,一个网络地下黑色产业链正在形成。网络社会正在全方位复制并不断翻新现实社会的犯罪形态,目前我国《刑法》已难以涵盖现实中发生的信息网络犯罪类型。同时,“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抄袭剽窃”等网络侵权行为愈来愈严重,而网络维权,寻求法律保护和司法救济却非常难。    二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4、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网络虽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但是,保护信息网络安全,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法律、道德等有力支撑。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呼吁法治建设,依法建网、依法用网、依法管网,是保障网络安全的迫切要求。    一是维护国家网络主权的迫切要求。某些西方国家以网络军事存在,向世界巧妙地宣示了其网络主权;或者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在信息网络中极力渲染和推销“国家主权过时论”,企图实现网络霸权。而我国由于网络主权意识模糊,常常出现外国干涉本国政府的网络管理,而本国网民却对政府管理不理解的现象。因此,依法对网络行使主权管辖权,维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迫

5、切需要加强网络法治建设。    二是维护网络安全秩序的迫切要求。信息网络绝不是一方净土,同现实社会一样,既存在着真、善、美,也滋生着假、恶、丑;既是网民和“机民(手机用户)”的数字化乐园,也是恐怖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的避风港。因此,依法规范网络秩序,重组网络空间权利与义务关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迫切需要加快网络法治建设。    三是应对网络突发危机的迫切要求。信息网络具有不经时间验证和过滤的瞬间聚集性,极易促使潜在的紧张关系迅速转化为突然的冲突,产生危机,并可以迅速使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因

6、此,依法规制网络行为和管理措施,确保应对网络突发危机的信息主动权,必须加强网络法治建设。    四是防范解决网络纠纷的迫切要求。我国网络纠纷案件日益增多,而且越来越国际化和政治化,比如,2010年腾讯和“360”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美国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纠纷等,已严重威胁到中国信息安全。因此,要使网络主体行而有据,司法机关裁而有度,有效地防范和解决各种网络纠纷,就必须加强网络法治建设。    五是加强网络监管治理的迫切要求。受某些西方国家鼓吹的“网络监管有损言论自由”,“严格监管将削弱和抹杀技术创新”等观点影响,我国在网络监管上思想不统一,认识

7、有分歧。追求自由、平等和共享是网络的理想目标,维护秩序、公正和安全是网络的现实要求,平衡这两者的关系,需要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依法实施政府介入的、适度的网络法制监管治理。    三    我国信息网络法治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法治建设水平还不高,法治防线缺口很大,主要问题有:一是网络法治理念滞后,没有形成适用新的网络社会的法理原则,网络法律还仍然沿用或套用物理世界的法理逻辑,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执行性差;二是网络法学研究薄弱,没有厘清网络特征对传统法律的质变影响,没有

8、找到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的法制建设桥梁;三是网络立法缺乏总体规划,应急式、尾随式和局部式的立法现象较普遍,部门规章多,法律位阶低,效力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