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

ID:38622952

大小:17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6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_第1页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_第2页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_第3页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_第4页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0-07-01实施2010-03-17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YanxiMountainWhiteMaojianteaDB44/T729-2010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ICS67.140.10备案号:DB44/前言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乐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乐昌市沿溪山茶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强、黄燕飞、林学红

2、DB44/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茶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级和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管理部门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

3、志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4茶水分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8308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沿溪山白毛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4、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广东省乐昌市所辖行政区域九峰山脉范围,见附录A。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沿溪山白毛尖yanximountainwhitemaojiantea在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范围内采摘的茶树鲜叶,经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毛火烘干、摊凉、足火烘干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具有“外形肥壮、白毫披露、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茶香馥郁、滋味鲜爽回甘”特征的白毛尖。5 分级及实物标准样5DB44/1.1 分级沿溪山白毛尖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俗称:极品)、一级(俗称:特优级)、二级(俗称:优级)、

5、三级(俗称:特高级)。1.2 实物标准样各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为该级品质最低界限,每三年换样一次。2 要求2.1 自然环境2.1.1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过渡快、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地区气候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是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是1月,平均气温8.6℃,年平均无霜期304d,总积温7181.3℃,其中≥10℃的年平均日286.2d,≥10℃年积温为6386.5℃。2.1.2 土壤产茶区土壤以黄壤、红壤土为主,土层深厚,pH值4.5~6.5。2.1.3 大气产茶区域,符合N

6、Y/T391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2.2 栽培2.2.1 茶树品种乐昌白毛茶。2.2.2 茶园耕作6.2.2.1对于平地和坡度小于15°的缓坡,首先清除地面杂草,将杂草的根茎彻底清除,然后进行两次耕作,初垦深度在60cm以上,复垦深度为30cm左右。6.2.2.2对于坡度在15°以上的陡坡,必须建立水平梯级茶园,全面深耕,平整地面。6.2.2.3茶苗选用品种为无性繁殖出圃的茶苗,要求苗高在25cm以上,主茎粗在3mm左右,生长健壮,根须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6.2.2.4茶苗移栽:在晚秋或早春,单行条栽:大行距120cm~140cm,株

7、距20cm~25cm。双行条栽:大行距120cm~140cm,小行距30cm~35cm,株距20cm~25cm。2.2.3 茶园施肥6.2.3.1施肥时期:2月下旬施催芽肥,8月下旬到10月下旬,结合铲草,在坡地茶行间开沟深施基肥复土,在平地茶园隔行开沟深施基肥复土,沟深25cm、宽30cm。6.2.3.2肥料的种类:基肥主要为饼肥和磷肥,追肥主要为氮肥,应符合NY5018附录A推荐使用的肥料。6.2.3.3施肥量:根据茶园生产水平决定施肥用量。6.2.4病虫害防治6.2.4.1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必要时采用适量的化学防治,使用高

8、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应符合NY5018附录C所规定。6.2.4.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