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简答

大气物理简答

ID:38645551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大气物理简答_第1页
大气物理简答_第2页
大气物理简答_第3页
大气物理简答_第4页
大气物理简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物理简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在我国境内通常有哪几种气旋?他们对我国天气有何影响?(1)低气压(2)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四周指向中心。(3)地转偏向力:物体一开始运动就受此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若不考虑摩擦力,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同自转方向)(4)摩擦力:在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响,北半球为逆时针且自四周向中心方向流动,这种流动很象江河中的旋涡,所以叫气旋。气流特点:(1)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不同部位的气流:北半球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南半球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2)

2、垂直方向:辐合上升对天气的影响:气旋过境时,中心地区云量增多,常见阴雨天气。北半球气旋东部刮偏南风,因来自低纬气温高,水气含量多,所以多云雨。西部刮偏北风,空气来自高纬,降水少,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影响我国的气旋:温带气旋,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气旋:形成: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中心指向四周。地转偏向力:物体一开始运动就受此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若不考虑摩擦力,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同自转方向)摩擦力:在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

3、响,北半球为顺时针且自中心向四周方向流动,这种流动与气旋相反,所以叫反气旋。气流特点: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不同气北半球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方向:辐散下沉对天气的影响: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利于云雨形成,多天气晴朗,在北半球,反气旋东部以偏北气流为主,因来源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水汽含量少,降温风沙天气;西部以偏难气流为主,气温较高,水汽含量大,可出现升温和云雨天气。4什么是晴天大气电场?请说明它能维持的原因。晴天电场是指晴天条件下的大气电场,电场方向铅直朝下,

4、就全球平均而言,晴天电场强度在陆地上为120伏/米,在海洋上为130伏/米。在工业区由于空气中存在高浓度的气溶胶,电场强度会增至每米数百伏。晴天电场随纬度而增大,称为纬度效应11简述南极臭氧洞的成因。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和雾化剂的氟利昂,是产生南极臭氧洞的重要原因。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泄漏到大气中的氟利昂在高层大气中经紫外线分解成氯原子,氯原子使臭氧产生了分解。在南极上空20千米的高度,因温度非常低,易生成冰晶云,这种云加剧了氯的催化作用,使大量的臭氧被分解。南极封闭的大气环流系统使得被分解的臭氧得不到补充。所以,大气中的

5、化学反应和大气运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在南极上空形成臭氧空洞。12简述大气气溶胶概念及气溶胶粒子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多在0.001~100μm之间。气溶胶对大气能见度、太阳散射和辐射、大气温度等具有较多影响,而且由于其粒径小、表面积大,为大气环境化学提供了反应床,从而影响大气的各种化学作用,同时影响人类健康。15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长波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具有哪些特点?1)地球与大气都是放射红外辐射的辐射源,通过大气中的任一平面射出的是具有各个方向的漫射辐射。而太阳

6、直接辐射是主要集中在某个方向的平行辐射。在红外波段,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能量远小于地球与大气发射的红外辐射,常常可不予考虑。2)除非在云或尘埃等大颗粒质点较多时,大气对长波辐射的散射削弱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在有云时,云对长波的吸收作用很大,较薄的云层可视为黑体。因而研究长波辐射时,往往只考虑其吸收作用,忽略散射。3)大气不仅是削弱辐射的介质,而且它本身也放射辐射,有时甚至会超出吸收部分,因此必须将大气的放射与吸收同时考虑。总之,长波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是一种漫射辐射,是在无散射但有吸收又有放射的介质中的传输。16试述干绝热过程、可逆

7、湿绝热过程和假绝热过程的区别。干绝热过程:在绝热过程中,若讨论的是未饱和湿空气(无相变),这样的过程称为干绝热过程。可逆湿绝热过程:假如在上升过程是绝热的,全部凝结水都保留在气块内,当气块下沉时凝结的水分又会蒸发,仍然沿着绝热过程回到原来的状态。假绝热过程:如果在饱和气块上升过程中,凝结物一旦形成便全部从气块中降落,并带走一些热量(不过此热量极少),在气块下沉时,必然会沿着干绝热过程变化,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是一个开放系的不可逆过程,严格来说也不是绝热的,所以称为假绝热过程。23如何判断厚气层的静力稳定度?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

8、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其主要特征:①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2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