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哲学的探讨

对死亡哲学的探讨

ID:38668122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对死亡哲学的探讨_第1页
对死亡哲学的探讨_第2页
对死亡哲学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死亡哲学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积极认识并勇敢面对死亡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生”的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没有所谓对死亡的“正确”态度,如果非得定一个正确的标准,那么“坦然”就是“正确”。如何才能“坦然”呢,说一句可能惹来争议的话:你觉得在“适当的时候”你“应该死”,那就是“坦然”面对死亡。很多人自然会质疑: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乐观的面对生活,享受生活,怎么能认为自己应该死呢?请注意是“适当的时候”,而不是“马上”。我认为,人生就像欣赏一部戏,如果你很投入的看戏,无论情节是喜是悲,你都会愿意继续看下去,而不希望戏剧马上收场,可是戏剧是不可能永远也演不完的,也许在你不

2、断期待剧情的时候,希望戏剧永远也演不完(就如同你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打算的时候,希望永远也不死)。然而理性地思考一下,戏剧无限的发展下去,必定会味同嚼蜡,人生无限的发展下去,也会失去意义。所以戏剧应该有一个结尾,人生也应该有一个结局。人生同戏剧不同的是,你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你的“人生大戏”何时落幕,但通过努力,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它的长度(比如通过爱惜身体、通过注意安全,把它的长度大致的控制在几十年到一百年),但有很多意外情况你是不能预知的。因此只要你让生活变得充实,每天都不白过,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死亡降临,在死之前,你都欣赏到了一部好戏。但戏剧在伏笔的时候就落幕肯定

3、不是完整的戏,人生也要有一个为剧情发展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当然最好不要死掉,但人完全可以在“准备阶段”享受生活给你带来的乐趣,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也可以不断为后面的“好戏”做准备,这样即使英年早逝也不留过多的遗憾,即使长命百岁,也会好戏迭出。人畏惧死亡的另一个种原因是:死亡意味着记忆结束,无论你前面的生活多么精彩,死了之后都不会留有任何回忆,既然无论生活好坏,最终都要忘记,为何还要追求幸福呢?这是很多人感到生活空虚的原因。我认为,人生之路虽然只能走过一次,但路上可以留下脚印来引导后人,如果脚印留得很深,可以留下很长时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感叹“都市的柏油路太硬,

4、踩不出足迹”吧。所以要让自己留下一些脚印,就尽量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固化下来。君王将相可以留下宫殿或陵墓,贞洁烈女可留下贞节牌坊,但对于我们今人来说,这些不过就是一些供人游览的景致而已。真正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人的精神。学会去坦然的面对死亡,乐观的去拥抱生命,去勇敢的实现生命价值。整体的生命可以有两种意义,即对自己有意义和对他人有意义这两种。生命的两种意义将世间的人分成四类:第3页共3页第一类是虽有生命,却不知道自身存活意义的人,如我们在街上看到的精神病患者,我们当然不能说他们没有生命,但他们的精神已经不能由自己所控制,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所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5、来说都是一样。生存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同样,他们也无法自由地选择死亡,因为或许在他们那里,不存在死亡的意识。第二类人是将生存的意义归于自我。这一类人通常都能够遵循自己内心意愿而存活,他们从不委屈自己,不接受他们看来无理和荒诞的事情。这类人经常被人指责是自私的,因为过分地强调为自我而存活的思想在很多人看来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甚至是对这个社会的不负责任,但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人的生存方式,那是他人的生命,他人当然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形式,而且我们也不能说这样的一种生存方式就是不好的,因为选择这样生活方式的人最起码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拥有自己生存的意义

6、。第三类人则认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在于他人,就像冉克雷维所说的那样,整体生命对于自己来说是无意义的,如果我不能把我的前途放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那么它就变成一个无头无尾的时间片断,没有意义。这类人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隐藏于现实和他人的期望之下,太过于在乎外界的目光,也许会被许多人称赞为善良的人,也许会被误解为没有主见,不可否认的是这类人不会轻易地伤害别人,因为他们愿意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小我。但这类人最大的悲哀也在于此,因为他们已经迷失了自我,生存的价值在于别人常常会让他们看不到自我生存的价值,陷人对生存的迷茫和痛苦中。第四类人则是两种意义并存的人,他们既可以按照自我意愿

7、行事又使自己所做之事有益于他人,他们显然对自我的生存意义有很好的定位和把握能力,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应该要把握些什么,而另一些把握不住的东西便加以主动放弃。因此,他们是最幸福也是最聪明的人群。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他们因为知道死亡的不可避免,也明白死亡之后剩下的只是虚无,所以给予了短短的人生无限的勇气和活力。人就像一棵树,有枝繁叶茂也有枯萎凋零,到了时候死亡是必然的结果.我们每一个都承受着自己的死亡.当然人作为自身的主宰可以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将自己的死亡提前;也可以用药物和医疗手段延迟自己死亡的日期;但却不可能选择不死.我们总可以想象在未来时间中的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