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

ID:38681881

大小:591.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6-17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_第1页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_第2页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_第3页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_第4页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现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表达技巧诗歌鉴赏之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反复等)其他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用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照应、动静、虚实、正侧、赋比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景结情、乐景写哀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又称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等。诗歌中写景的常见方法1、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2、动静结合3、绘色、绘形、绘声4、虚实结合5、白描6、多种观察角度7、多种意象的组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

2、物言志借古讽今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记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描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议论)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记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听到友人被贬后的愤慨和哀怨之情。几种值得注意的描写方式(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作者要表达的

3、思想感情越容易把握。细节描写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似乎只是诗人一个无意识的动作,然而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却将诗人焦躁与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下意识地用来敲打,正体现了诗人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合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作一种单调机械的动作,象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沉寂、冲淡忧虑,诗人这里的“闲敲棋子”,正是这样的动作。秋思张籍洛

4、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了“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二)、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诗歌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

5、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山的幽雅、宁静。反衬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赏析: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

6、“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迁移训练(三)、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

7、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五)、远近高低相结合的描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