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

ID:38701434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_第1页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_第2页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_第3页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_第4页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暑期教师理论学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冯桥小学2010年暑假教师理论学习内容7月3日学习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一、关于2010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考虑。1、落实中央教育工作决策部署。2、满足人民群众根本教育需求。3、遵循教育基本规律。4、体现规划纲要战略思路。二、关于2010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1、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更加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3、更加各极主动在促进教育公开上办好事办实事。4、更加积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1)要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2)要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

2、广大教学在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上下功夫。(3)要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上下功夫。(4)要在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上下功夫。  7月10日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发展要有方向感》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的法定责任。1、遵循《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规定。2、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重点。3、把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4、把解决或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热点、难点问题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起来。二、建立新机制:让均衡发展落至实处。1、推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以此来牵动政府。2、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共享,以此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城市择校

3、,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以此来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4、探索建立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以此来建立激励机制。  7月17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一、纲要内容:1、教改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2、中国新“教改”方案征求民意,促进教育公平为国策。3、袁贵仁:《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教育改革的系统性。4、袁贵仁:《规划纲要》注意到教育改革艰巨性协调性。二、教育财政支出:1、中国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将达到GDP的4%。2、财政部官员: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高于大多国家。三、教育行政化问题:1、温家宝谈教育改革

4、:大学最好不设立行政级别。2、教改《规划纲要》:逐步取消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四、教师地位:中国将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把师德作为考核首要内容。五、教育开放:中国将扩大教育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合作。六、教育公开:1、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起点,关键机会公平。2、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将成今后工作重点。3、教育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两部分缺一不可。  7月24日学习刘延东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部分)三、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1、要切实转变观念。(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5、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2)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观念。(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2、要创新培养模式(1)深化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2)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注重学思结合2注重知行统一3注重因材施教(3)改期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3、要深化体制改革(1)建设现代学校制度(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3)深化管理体制改革4、要扩大对外开放。7月31日学习《好教师的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

6、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

7、他的指导。8月7日学习《课程改革中课堂的变化》   1、课堂中知识结构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程的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也将为激活教师个人知识及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留下充分的余地。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2、课堂控制方式的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