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报告(监控量测)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

ID:38782180

大小:83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9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_第1页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_第2页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_第3页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_第4页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训报告(监控量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7学年度隧道监控量测岗位实训实训报告书班级:地隧2班小组成员:李志强、潘前森、牟彬、杨瑜琨、刘洋、廖珩超、仇川豪指导教师:王路2016年9月目录1.实训目的12.实训时间和地点13.实训内容13.1.工程简介13.1.1.隧道概况13.1.2.隧道地质23.1.2.1.地形地貌23.1.2.2.工程地质条件23.1.2.3.第四系覆盖层(Q):23.1.2.4.震旦系灯影组岩层(Z2dn):23.1.2.5.水文地质条件23.1.2.6.不良地质现象23.1.2.7.地震及区域稳定性23.1.3.辅助施工方法33.1.3.1.超前小钢管33.1.

2、3.2.超前小导管33.1.3.3.超前锚杆33.1.3.4.加固注浆33.2.周边收敛33.2.1.主要技术指标33.2.2.设备特点33.2.3.JSS30A系列收敛计的结构43.2.4.使用方法43.2.5.JSS30A系列收敛计的保养与维修43.2.6.数据处理53.3.拱顶下沉53.3.1.编制监控量测简报54.实训体会54.1.附录75.工程概况85.1.本期隧道施工进展情况85.2.本期隧道监控量测整体情况95.2.1.各隧道监控量测具体情况95.2.1.1.交院隧道左线进口端:91.实训目的1、理解隧道周边位移收敛量测的意义及量测目的;2、了解收敛计的性能,掌握使用

3、方法;3、掌握隧道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数据的处理方法。2.实训时间和地点时间:2016年9月12日——2016年9月20日地点: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综合实训场,笃行楼308实训室3.实训内容3.1.工程简介3.1.1.隧道概况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隧道穿越的山体最高海拔高程约为2340米,谷底最低海拔高程为2301米,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90米。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隧道建筑限界净宽9.75m,净高5.0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20+100~ZK21+800,全长1700m,右线起讫桩号为ZK20+110~ZK21+800,全长16

4、90m。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出口左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偏压式洞门,出口右线采用浆砌片石台阶式洞门。隧道左线平面线型进口段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2500m,中间段为缓和曲线,A=800m,出口段平面线型也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1500m,隧道右线的平面线形进口段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2600m,中间段为缓和曲线,A=820m,出口段平面线型也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1640m。隧道纵面线型左线为+3.542%和+2.2%的单向坡,右线为+2.498%和+2.4%的单向坡。为了保证洞口边仰坡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的稳定,在隧道进口设置了15米明洞衬砌,明洞衬砌采用60cm厚C25钢筋混

5、凝土结构。隧道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1)初期支护:对于Ⅴ级围岩地段及Ⅳ级浅埋围岩地段初期支护主要由工字钢钢拱架或格栅钢拱架、C20喷射混凝土和Φ8钢筋网组成,径向采用Φ25中空注浆加固锚杆,中侧采用预应力注浆锚杆。工字钢钢拱架具有刚度大,发挥作用快的特点,适用于跨度大,围岩自稳能力差的隧道区段。每榀钢拱架之间用Φ22的钢筋连接,并与径向锚杆及钢筋网焊为一体,与围岩密贴形成承载结构。Ⅱ~Ⅲ级围岩地段初期支护,由于围岩的强度较高,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此初期支护主要以喷锚支护为主,局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采用格栅钢拱架支撑。(2)二次衬砌:对于隧道洞口段的Ⅳ~Ⅴ级23浅埋围岩地段,

6、由于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自稳时间较短,洞室开挖跨度较大,二次衬砌按承担上部土压力覆土荷载计算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次衬砌要求紧跟开挖面。对于Ⅱ~Ⅲ级深埋围岩地段,由于该段岩体比较稳定,可采用C25素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仍必须注意初期支护的变形与稳定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尽可能发挥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隧道内设沥青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0cm,下设20cm厚C30混凝土基层。1.1.1.隧道地质1.1.1.1.地形地貌隧道地处中低山地貌区。隧道入口处坡向150°,坡角约30°,出口处坡向190°,坡角约30°。隧道所在区域属南秦岭褶皱系中的

7、三级构造单元武当复背斜内,次级构造单元为武当复背斜北部的两郧倒转背斜近轴部,地层一般倾向北或北东,轴部地层为武当群,北西端周边由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地层呈翼边围绕。1.1.1.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本次钻探资料揭示,隧道区分布的主要地层有第四系覆盖层(Q)含碎石亚粘土、震旦系灯影组(Z2dn)岩层。现将其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如下:1.1.1.3.第四系覆盖层(Q):含碎石亚粘土(Q)(地层代号Ⅰ-2):褐-黄褐色,可见铁锰氧化物,夹灰色条纹,碎石具棱角状,粒径约20-5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