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ID:38792540

大小:16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9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八上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①弓箭②陶器③打制石器④磨制石器A①③    B②④    C③    D①②③④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C.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D.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中,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是妇女3.半坡遗址处于()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4.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

2、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A.这是一种进步  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这是一种退步  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5.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B.禹时期C.启时期D.汤时期6.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7.最早的封建地主是由谁转化而来的()A.奴隶B.奴隶主C.农民D.平民8.战国时期,使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最关键因素是()A.战争B.变法C.迁都D.分封9.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10.下列人物,

3、有一位被秦始皇奉为自己的理论指导老师,他是()A.孔子B.董仲舒C.李斯D.韩非子11.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学说是: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法家学说12.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A.派兵夺取河套地区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13.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①商鞅变法 ②秦灭六国 ③长平之战④焚书坑儒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14.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4、D.商周1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人,距今约有      万年。2、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         关系结合起来的,这个生活集体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它们最早分别是由         原始居民和          原始居民栽培的。4.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5.

5、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    ,稍后,   代齐,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战国七雄。6.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秦朝的两大工程是修筑______和开凿______。三.列举题(8分)1.列举汉代以前我国汉字的演化过程。(5分) 2.列举我国商周时期三件著名的青铜器名称(3分) 四、材料分析题(18分)1.请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6、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请回答: ①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4分) ②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1分) ③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1分

7、) ④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是进步的?你喜欢哪一种?(2分) 2.请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①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②    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为什么讲这句话?(3分) ③    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

8、有什么联系?(5分) 五、问答题(22分)1.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0分) 2、在百家中谁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为什么?(12分) 六.附加题(20分)1.《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