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通》PPT课件

《实验一通》PPT课件

ID:38801485

大小:1.2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19

《实验一通》PPT课件_第1页
《实验一通》PPT课件_第2页
《实验一通》PPT课件_第3页
《实验一通》PPT课件_第4页
《实验一通》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通》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通课第一次上课时间为4月8日上午8:00,5个学时。第一次课请教师提前20分钟到,借示教镜,留学生名单及班长电话;安排值日分组;学生实验报告册标出第几实验室。第一次实验内容(3个)一、实验室生物安全(0.5学时)熟悉(1)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意义(2)实验室规则二、革兰染色及细菌特殊结构观察(3学时)(1)革兰染色(2.5学时),每人一张玻片。(2)细菌特殊结构(0.5学时),为示教内容。三、细菌接种技术(1.5学时)普通固体培养基:9个斜面固体培养基:9个半固体培养基:9个液体培养基:9个内容提要一.实

2、验室生物安全二.革兰染色三.细菌接种技术1.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树立“有菌的意识,无菌操作的观念”。2.掌握革兰染色方法,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3.掌握常用的细菌接种技术。实验目的生物危害源化学危害源物理危害源后两者的特性:1、可感知,易避免2、危害范围有限3、危害持续时间短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的主要危害源包括哪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例一:1956年,前苏联的一个实验室曾有9支装有感染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鼠脑的安瓿被打破。由于没采取必要的措施,结果在几天内造成24名工作人员感染。一.实

3、验室生物安全例二:2004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人员,采用未经论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造成北京、安徽发生非典疫情。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防护意识不强,操作失误,防护条件不足。1.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离室需脱下反折。2.严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不必需的物品不要携带入室。3.如有传染性材料的污染,及时报告老师。4.实验后的材料要放在指定容器内。5.离开实验室前,要用肥皂洗手

4、;接触过传染性强的实验材料要用0.1%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6.值日生要作好值日工作,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开实验室。实验室规则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染色标本检查单染法:简单染色,一种染料(美蓝染色)。复染法:鉴别染色法,两种以上染料。(革兰染色、抗酸染色)革兰染色(Gramstain)1884年由丹麦细菌学家Gram创立。革兰染色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可以将细菌初步分为革兰染色阳性菌和革兰染色阴性菌,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目的1.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及革兰染色的方法。2.熟悉革兰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二

5、、原理G+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渗入。G-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低,含大量脂质,乙醇易渗入。通透性学说三、器材和试剂1.菌种: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2.试剂:革兰染色液初染液结晶紫媒染液卢戈氏碘液脱色液95%乙醇复染液稀释石碳酸复红3.其它:接种环载玻片染色盘洗液瓶酒精灯等冲洗3、使用油镜观察实验结果四、方法与步骤1、细菌涂片的制备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初染(结晶紫)媒染(卢戈氏碘液)脱色(95%乙醇)复染(稀释石碳酸复红)吸水纸吸干1min1min30s30s冲洗

6、冲洗冲洗一一半半G+菌G-菌结晶紫卢戈氏碘液95%乙醇石碳酸复红初染媒染脱色复染五、结果图一图二无菌操作(接种环灭菌和取菌)涂片的厚度要适中染色的时间控制,一一半半冲洗的方法,不要对着涂片区冲洗六、注意事项七、意义1、鉴别细菌2、研究与致病性的关系3、指导临床用药G+菌G-菌G+菌:外毒素G-菌:内毒素G+菌:青霉素、头孢菌素等G-菌: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细菌的特殊结构(示教)(二毛荚一胞)寻找视野: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增大光照强度: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

7、,光圈开到最大,凹面镜取光。转高倍镜头、滴加镜油、换油镜头: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注:油镜的使用方法物镜工作距离(mm)低倍镜10×5.40高倍镜40×0.39油镜头100×0.11透镜折光率油1.5151.0空气玻1.52璃空气油镜原理示意图概念:人工配制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混合营养物制品。成分:充足的营养物质(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合适的PH;适宜的温度

8、;适宜的气体环境。一、培养基三.细菌接种技术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的细菌接种方法。2.熟悉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方法。二、培养基分类按物理性状分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细菌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及保存菌种二、培养基分类按用途分营养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基础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选择培养基:S-S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双糖铁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庖肉培养基普通固体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