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

ID:38829951

大小:274.0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6-20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_第1页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_第2页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_第3页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_第4页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俗避讳和灵力崇拜禁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中国避讳风俗之起源二灵力崇拜与禁忌三关于欲望的禁忌三关于仪式性禁忌五教训与禁忌六汉语语讳:独一无二的文化俗信中国的避讳文化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中一个词语叫Tabu或Taboo,汉语译作"塔布"或"塔怖",精神分析学鼻祖佛洛伊德将它定义为“某种含有被限制或被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并说“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义。首先,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或‘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与"塔怖"相似的汉语词语有禁忌、避忌、避讳、忌讳等等。禁忌是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有其各自不同的禁忌,每个民族形形色色的禁忌可谓是其民族文

2、化性格的曲折反映。中国自古就有问禁问讳的古训,初至异地,先访问其政教风俗的禁忌,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如果入人之境,不知避忌,就有可能如王充所说:“人不忌避,有病死之祸。”《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徧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韦昭注:“献,伯禽之曾孙,微公之子献公具。武,献公之庶子武公敖。”《三国志·蜀志·陈震传》:“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

3、”一中国避讳风俗之起源禁忌与宗教总是常常纠缠在一起,关于宗教的起源,恩格斯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禁忌的本质就是不依靠经验就先天地把某些事情说成是危险的。”禁忌观念一旦形成,就如弗雷泽在《金枝》中所说,具有“不可抗拒的约束力量”。并且“不管是早先的禁忌也好,后来的禁忌也好,其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把一些偶然的因素,误以为是普遍适用的内在规律,一人传开,说得有声有色,众人跟随,也就信以为真了,自此逐步形成的共同的禁忌。”中国避讳之俗起于何时?陈垣《

4、史讳举例·序》:“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先生所谓避讳之俗起于周似有所本,颜师古《匡谬正俗·名字》:“在身自述,必皆称名;他人褒美,则相呼字。《传》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不言讳字也。”顾炎武《庙讳御名议》:“臣闻讳名之礼,始自周人。”清李赓芸《炳烛编·讳名》亦云:“讳始于周,然讳死而不讳生。”避讳自有周一代蔚为风尚大概近是,但如果认为姬周之前不知避讳则恐非事实。殷墟甲骨刻辞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载车马硪王车,子央亦坠。这大概与周昭王南征而不复,周人讳言其事的心理相同。中国禁忌之俗萌生至迟不晚于殷商时代。关于禁忌的由来

5、,或以为有如下四端:一是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简称“灵力说”);二是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简称“欲望说”);三是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简称“仪式说”);四是对教训的总结和记取(简称“教训说”)。二灵力崇拜与禁忌所谓灵力崇拜亦即自然崇拜。崇拜与禁忌是一对孪生姊妹,由于原始先民笃信在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力(即“灵力”)存在,这种超自然力每每会以自然的、直接的方式或间接的、传染的方式显现出来,它附着在一个人或物或鬼身上,它可以左右人们的吉凶祸福。这种原始的观念形成了原始人心目中的禁忌物和原始的禁制。禁忌物有各种各样,日、月、风、雨、雷、电,鸟、兽、鱼、虫、草、木在古人眼里皆有灵力,也皆有禁忌。日、月、风

6、、雨、雷、电,事关乎天,《易·系辞上》谓:“天垂象,见吉凶”。《淮南子·天文训》:“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后称虹曰天忌。明王志坚《表异录·象纬》:“虹曰天弓,亦曰帝弓,见《白虎通》。又名天忌。”顾炎武《日知录》中载有“人事感天”的故事。《易·传》言先天后天。考之史书所载,人事动于下而天象变于上,有验于顷刻之间而不容迟者。宋武帝(刘裕)欲受晋禅,乃集朝臣宴饮,日晚坐散,中书令傅亮叩扉人见,请还都谋禅代之事。(傅亮)及出已夜,见长星(彗星)竟天,拊髀叹曰:“我常不信天文,今始验矣。”《资治通鉴·宋纪一》:“六月,壬戌,王至建康。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

7、:‘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书赤纸为诏。甲子,帝逊于琅邪第,百官拜辞,秘书监徐广流涕哀恸。” 当日魏文帝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后来晋武帝司马炎依样画葫芦,而今宋武帝刘裕再依样画葫芦。隋文帝立晋王广为皇太子,其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坏,压死者百余口。唐玄宗为临淄王,将诛韦氏,与刘幽求等微服人苑中。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幽求曰:“天道如此,时不可失。”(唐)文宗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