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课件

《慢性胃炎》课件

ID:38861053

大小:2.11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0

《慢性胃炎》课件_第1页
《慢性胃炎》课件_第2页
《慢性胃炎》课件_第3页
《慢性胃炎》课件_第4页
《慢性胃炎》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胃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胃炎正常结构Review胃炎是胃粘膜的一种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急性胃炎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常由理化因素以及微生物感染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急性刺激性胃炎2.急性出血性胃炎3.急性腐蚀性胃炎4.急性感染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因各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胃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以胃窦炎为主。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和疣状胃炎等四类。用纤维胃镜可直接窥视胃粘膜的病变,并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确诊。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长期慢性刺激如急性胃炎反复发作、长期酗酒、吸

2、烟、吃烫及辛辣食物等,滥用非类固醇类药物(二)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返流直接损害胃粘膜屏障。(三)自身免疫损伤如恶性贫血(四)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HP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分泌粘附素,尿素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及细胞空泡毒素,其在胃内酸性环境中降解胃粘膜表面粘液,破坏它们的屏障作用。二、类型及病理变化慢性浅表性胃炎(一)类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单纯性胃炎)胃粘膜最常见病变,胃镜检出率20—40%,呈多灶性和弥漫性,好发于胃窦部,可见于胃体特点:粘膜浅层炎细胞浸润及固有腺体保持完整胃镜:

3、胃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灰白或灰黄色分泌物,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出血和糜烂镜下:炎性病变位于粘膜浅层,表现为粘膜水肿、点状出血,上皮坏死脱落,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急性期可见粘膜浅层水肿,出血,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主要有上腹不适、胃痛,可有胃出血的表现预后:多数→治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镜下特点2.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以胃窦病变为主,本病以病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为特征。分类:A型:少见,与自身免疫有关,多伴恶性贫血。病变主要在

4、胃体和胃底。B型:占多数,与HP感染有关。病变主要在胃窦部,多灶性C型:与胆汁反流有关肉眼: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或消失,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偶见出血及糜烂。胃镜:粘膜由橘红色变为灰白色,粘膜明显变薄,因此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楚,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镜下(1)炎症累及粘膜全层,浸润的细胞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有时可见淋巴滤泡(2)粘膜层变薄,腺体数目减少,腺体变小并有囊性扩张,粘膜固有层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3)腺上皮化生,可见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以肠上皮化生常见(4)活动期可见固有层水肿,粘膜糜烂,嗜中

5、性粒细胞浸润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上腹不适,胃胀,消化不良,胃痛,贫血等症状。预后:多迁延,是一种癌前疾病,可发展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  胃粘膜变薄胃粘膜萎缩,皱襞变浅幽门腺或假幽门腺化生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可导致胃癌(癌前病变)腺上皮萎缩,部分腺体肠上皮化生,固有膜及粘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慢性萎缩性胃炎大体形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Chronicatrophicgastritis)3.肥厚性胃炎常发生于胃底或胃体病变肉眼:粘膜层增厚,皱襞肥大,加深变宽呈脑回状。镜下:粘液分泌细胞增多,粘液分泌增多,腺体增

6、生,肥大,变长,粘膜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不明显,有的可穿过粘膜肌层。临床:临床多数患者因胃酸分泌减少,粘液形成增多而致消化不良。大量蛋白质从胃液中丢失而导致低蛋白血症肥厚性胃炎大体形态肥厚性胃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