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PPT课件

《成分输血》PPT课件

ID:38861609

大小:228.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20

《成分输血》PPT课件_第1页
《成分输血》PPT课件_第2页
《成分输血》PPT课件_第3页
《成分输血》PPT课件_第4页
《成分输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分输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临床成分输血认识输血从移植的角度去认识输血从传播疾病的角度去认识输血从治疗的角度去认识输血成分输血根据病情需要,单一或组合选择,足够治疗剂量的高纯度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其主要优点:高选择高安全高效(一血多用)一、全血输注全血是从人身体直接采集的、混合了一定比例抗凝剂的血液。主要用于制备血液成分。不主张直接用于临床。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年轻红细胞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白膜层适应证全血中主要含有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等有效的血液成分。主要起到补充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扩容,改善组织供氧的作用。主要适用严重急性失血、体

2、外循环和换血治疗。2.相对禁忌证适用于各种成分输血的情况,均应视为全血输注的相对禁忌证。心功能不全、婴幼儿、老年及血容量正常患者。血浆过敏、IgA缺乏、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需要预防同种免疫、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亲白细胞病毒感染和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等患者。3.温度要求血库专用冰箱,4±2℃较长时间运输,温度不能超过10℃。离开冰箱,室温不宜超过4小时。大量输血或低温敏感患者,适当加温。4.输血前准备同意书、医嘱、处方、配血单、申请单查对制度,特别是核对血型、配血结果检查血液有无凝块、溶血、细菌生长选择输血器:Y型、白细

3、胞过滤器除生理盐水外,不能加入任何药物5.输血速度一般先慢后快,视病情而定开始一般为5ml/min,数分钟后适当调快严重急性失血患者输血速度可加快心功能不全、婴幼儿和老年等应减慢6.输血过程观察输血开始的前15分钟是关键时期寒颤、高热腰背酸痛、茶色(酱油)尿皮肤骚痒、皮疹、发热呼吸、心率、血压7.疗效判断主要观察输血后组织供氧改善及贫血、血容量改善的情况。及时测定外周血象,对比输血前、后的Hb浓度和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一般成年患者输注1单位(标示200ml)全血大约可升高Hb浓度5g/L。8.不良反应全血中含有各种血液成分以及体外保存过程

4、中细胞破裂的残留物、代谢降解产物等,可能发生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衰竭、同种免疫、TA-GVHD、急性肺损伤、细菌污染所致的败血症和输血传播疾病等。9.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暂停输血,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严重反应,终止输血,封存血袋保存及时进行抢救及对症处理等填报输血不良反应卡,做好各种记录通知血库等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处理二、红细胞输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种类的红细胞制剂进行输血治疗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全血输血用于补充红细胞的作用(一)适应症因贫血所致的组织供氧不足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

5、静脉血氧饱和度1.失血性贫血一般情况下,以往造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急性失血量≤20%,有效止血、充分扩容急性失血量20%~40%,积极止血、扩容,输注一定量的红细胞,以保证组织供氧。失血量更大,积极止血、扩容和输注红细胞同时,还应注意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和蛋白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一般不需要输血2.溶血性贫血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程度,对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和输血量十分重要。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为目的。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进行红细胞输注或换血治疗时,应注意胎儿血液内存在来自母体的有关血型IgG抗

6、体。3.红细胞生成障碍的贫血骨髓造血异常,如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浸润、骨髓铅中毒或药物中毒、艾滋病等,贫血往往较重且多有三系减少的表现,常需要输血辅助治疗。许多患者将来可能长期需要依赖输血,激进或盲目的输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同种免疫,待需要输血抢救时可能因难以找到血型相合的血液成分输注而失去救治机会。(二)红细胞制剂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年轻红细胞(三)剂量的掌握根据病情决定。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输血前的Hb浓度和期望输血后要达到的Hb浓度粗略计算所需剂量。个体差异很大,不能机械依靠公式计算

7、。动态监测输后患者Hb浓度变化和观察组织缺氧改善情况,可以较好地把握和调整输剂量。疗效判断输注红细胞制品提高患者Hb浓度的判断,主要依靠对比观察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检测数据。理论上,1单位红细胞制品约升高5g/L。事实上受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浓度不升高,同时可以观察到酱油色尿或茶色尿,应重点考虑可能出现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不良反应输注浓缩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全血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是: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血浆输入,从而减少了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

8、胞、辐照红细胞和年轻红细胞等制品,相应避免或减少有关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并发症的风险。三、粒细胞输血是对临床粒细胞缺乏并发严重感染的患者,在联合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粒细胞输注进行替代治疗,以期通过补充供者中性粒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