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ID:38893058

大小:186.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0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207-2010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2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207—2010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OperatingManualontheTechniqueforRearingArgusSnakeheadFish(ChannaArgus)Larval2010-07-09发布2010-08-0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207—20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河、周瑞龙、柴继芳、刘鑫、汪永忠、王晓斌、程诚。I

2、DB34/T1207—2010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乌鳢(Channaargus,俗名乌鱼、黑鱼)鱼苗培育、鱼种培育、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乌鳢苗种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DB34/T512-2005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3鱼苗

3、培育3.1乌鳢鱼苗本标准所指乌鳢鱼苗是指体长1.5cm以下的幼鱼。3.2培育池22水泥池,可采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产卵池或孵化环道,面积20m~30m,深1m,进排水3俱备,池顶搭盖黑色化纤遮光网,遮光率约70%。培育池使用前以10g/m高锰酸钾浸泡消毒24h,排干池水冲洗干净后注入新水80cm,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3.3放养密度将受精卵移入培育池中孵化,水温差不超过2℃,孵出后直接在培育池中培育至1.2cm~1.5cm,3受精卵密度为每m水体2万粒~3万粒。受精卵孵化按DB34/T512-2005规定执行。3.4投喂3.4.1饵料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数量

4、不足时,可投喂熟蛋黄。3.4.2时间鱼苗孵出4d~5d卵黄囊基本被吸收能水平游动和摄食时开始投喂。3.4.3方法1DB34/T1207—2010初始用100目~120目浮游生物网从专用饵料生物培育池或其它池塘中捞取浮游动物,经30目~40目筛绢过滤,把滤液均匀泼洒于培育池中,2d~3d后直接投喂。初始每天投喂6次,3d~4d后,随着鱼苗的生长和活动能力的增强,投喂量逐渐增加,次数减少至1d投喂3次。浮游动物饵料不宜一次性投喂过多,以免浮游动物与鱼苗争氧,造成鱼苗缺氧死亡。每天检查饵料生物的数量,育苗池中浮游动物数量维持在15个/ml左右。浮游动物数量不足时,可投喂熟蛋黄,每万尾鱼苗用熟蛋

5、黄1个~2个,经30目~40目筛绢过滤,把滤液均匀泼洒于培育池四周。3.5日常管理3.5.1水质管理333弱光条件下微流水培育,水源要提前用生石灰10g/m~15g/m水体或二氧化氯0.15g/m~0.23g/m消毒,进排水用100目筛绢过滤,每天清洗筛绢,使水流畅通。3.5.2驱散集群鱼苗鱼苗孵出后1d~7d有极强的集聚栖息习性,很容易导致集群内的鱼苗局部缺氧和摄食不均,造成死苗,当出现集群时,应及时用捞海等工具搅动水体驱散集群,动作要轻,以免粘附、损伤鱼苗。3.5.3排污及时捞除死卵、死苗,防止其腐烂和溢出油球,产生有毒物质和油膜,污染水质。及时吸出池底污物,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

6、mg/L以上。3.6分池培育鱼苗经8d~10d培育,体长达1.2cm~1.5cm,体色转黄,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对饵料、溶氧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应及时分池转入鱼种培育阶段。4鱼种培育本操作规程所指乌鳢鱼种是指体长1.2cm~1.5cm至13cm的幼鱼。4.1土池培育4.1.1培育池要求22土池以长方形为宜,长宽比5:3,东西走向,面积667m~1300m,水深1.5m,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cm,不渗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环境符合GB/T18407.4的规定,配备增氧设备。4.1.2放养前准备2鱼苗下池前一个月,铲除池边杂草,修补池埂,保留池水10cm~15cm,每667m

7、用生石灰60kg~80kg清塘消毒。清塘后在池塘四周移栽部分水草,如轮叶黑藻、苦草,面积控制在培育池面积的102%~15%,以供乌鳢栖息、隐蔽。鱼苗下塘前7d~10d,每667m施经充分发酵的鸡粪肥200kg,之后注入新水60cm~80cm,注水时用6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4.1.3放养密度2每667m放养3万尾~4万尾,规格整齐。2DB34/T1207—20104.2网箱培育4.2.1网箱要求4.2.1.1网箱结构一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