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

ID:38926883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1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1页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2页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3页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4页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5页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6页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_第7页
资源描述:

《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朱淑真《断肠集》中的女性意识内容摘要:朱淑真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与李清照并称宋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双壁,在她的作品——《断肠集》中我们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爱情的追求,反抗宋代封建伦理对女性桎梏,本文试图站在女性本位的角度解读其作品,汇集前人所言对朱淑真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关键词:女性意识;爱情观;生命意识;女性文学她,一个在我们的文学史上短短几句话就描述了她坎坷的一生,而且她的出现永远是作为李清照的附带所提及,“与李清照略约同时的,还有一位能诗善词的钱塘才女朱淑真。因婚姻不幸,所嫁非人,朱淑真一生都受到感

2、情的折磨。……因大胆追求自主自由的爱情,不为封建礼教所容,抑郁抱憾而死后,不能葬骨于地下,诗词遗稿被父母付之一炬。事迹声名,湮没不彰。可谓生不幸,死亦不幸!”[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61]仅仅7个字便概括了她的一生的特点即:生不幸,死亦不幸。她就是宋代的才女——朱淑真。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从她的作品内容看,当为北宋末到南宋初人。出生于仕宦家庭,幼警慧,喜诗词,工书画,晓音律,为宋代著名女作家。少女时期,性格爽朗,曾有一段美好恋情,继而父母主婚与一俗吏结合,终因情趣不投,

3、愤然离去,从此长期独居母家,悲愁伤感,抑郁终生。其人,情操高洁,性格倔强;其作,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幽怨悲愤,跌宕凄恻。她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作家,她共留下了337首诗歌,33首词,被魏仲恭收集为《断肠集》,其与李清照的《淑玉集》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双壁。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说:“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2]唐圭璋.《词话业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38192]然而相较李易安为众人所熟知,朱淑真却因为一些原因为后人所鲜知,然其真正的才学、思想和女性意识却是当时其他女性不可相比的

4、。一.朱淑真女性意识形成的背景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一本男性文学史,女性文学一直处于边缘非主流的位置,然实质上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家不乏少数,中国两千多年文明史上第一篇彪炳千秋的爱国主义诗章《载驰》既出自女性许穆夫人之手,汉成帝之妃班婕妤的《团扇诗》现今仍广为流传,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花蕊夫人其《花蕊夫人宫词》,唐朝的“女校书”薛涛,“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絮之才谢道韫等等,她们都为中国文学注入了一笔鲜明的亮色但她们的才华又被几人赏识呢?真正载入正统文学史当中的女性唯有蔡文姬和李易安二人,蔡文姬因其笔端饱含血泪,描绘出汉代军

5、阀混战中“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触目惊心的汉末战乱,以及她的《悲愤诗》又为女性文学第一次增加了母爱这一情感内容而载入正统文学史。而李易安之所以被载入正史之中不是因为其关于自己闺阁生活的描写而是因为其后期靖康之难之后关于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的作品以及她的《词论》中所提出的“词别是一家”这一词学理论。因此可以这样说,正统文学史排斥女性文学,特别是关于提倡女性意识、描写女性闺阁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是由于7漫长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尊的社会意识形态,占绝对优势的男性创作群体拥有一套严格大胆的男性化的文学评价标准,历来的评论家以男性的视角与评价标准去

6、要求、衡量一个女性作家,以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去要求女性作家,不能正视女性作品的女性特色。因此我们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评判这些女性作品,给予其正确的地位和批评。南宋朱淑真正是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特色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颠覆了男性话语对女性的涂抹和变形,从阴性书写的角度,远远超过了元代以前所有的女性作家。不论从其身世还是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其身世方面来说:宋代人伦纲常盛行,妇女行为礼仪也带有理学审美情趣。如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诸妇必须恭敬,奉舅姑以孝,事丈夫以和,无故不出中门,夜行以烛,无烛不止,如其淫狎,即宜屏放

7、”[3]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管,1998:1403],对妇女而言,禁忌颇多,防范甚严,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朱淑真恰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因之有着更加幽闭的生活,有着更加无情的外部环境。据魏仲恭《断肠集序》中所说:“早年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自古佳人多薄命,岂止颜色如花命如叶耶!……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4][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辑[宋]郑元佐注《朱淑真集注》[M

8、].北京:中华书局,1985:184]所以,朱淑真是生活在礼教最严酷、妇女的背负最沉重的社会环境下,但她能打破封建婚姻的束缚追求爱情的自由,是其女性意识觉醒的有力表现,她用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