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

ID:38993246

大小:7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23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_第1页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_第2页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_第3页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_第4页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目录1、摘要2、关键词3、地震定义4、中国地震灾害及构造5、抗震概念设计一、背景材料二、主要内容6、中国防震减灾发展战略一、坚持防御为主,综合防震减灾二、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三、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依法减灾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摘要:近40年,中国共发生3次大地震,分别是唐山、澜沧(耿马)、汶川。共造成4万人死亡,受伤20万,经济损失百亿。地震给国家、人民带来不尽的损失和伤痛。所以防震减灾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地震损失防震减灾抗震概念设计在汉语词典中,有个词语是我们大家都不希

2、望遇到的,那就是“天灾人祸”。何谓天灾呢?天灾实质就是那些自然界中的灾难。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常常会作用于我们人类社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构成了所谓的灾害。灾害,尤其是自然灾害往往是不可预知、不可避免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是勇敢的战胜它还是回避呢?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我们要想战胜这些自然灾害,把损失降到最少,就必须要了解它,掌握它们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的来监测和预防。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对于自然灾害了解的是必须

3、的,所以防灾减灾工程学是大学任选课程中很重要的学科。地震,是我所认为的最大的灾难,我见过的地震虽然只有汶川大地震,虽然只在电视上看过,但那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动容,是什么力量摧毁了那么多房屋建筑,是什么力量带走了那么多人的生命,在学过防灾减灾工程学后,我了解到了地震的可怕性,也了解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地震定义: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

4、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  全球板块构造运动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及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

5、,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  中国地震火山分布带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

6、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

7、晃动。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中国地震灾害及构造中国大陆强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最显著特征是西强东弱,有历史记载以来,以东经107度为界,西部共发生7级以上强震91次,东部只发生27次(台湾省和东北深震除外)。但是由于东部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地震形成的灾害要远大于西部。地震活

8、动西强东弱的原因是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印度板块对青藏高原的推挤。大陆强震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强震沿地震带集中发生。新疆的强震主要沿南天山和北天山地震带发生,特别是南天山与帕米尔交界的乌什地区更是全球大陆强震的高发区,地震类型以挤压逆冲为特征,反映了天山山脉向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双向逆冲作用。青藏高原的强震多数发生周边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