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

ID:39026664

大小:437.8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23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_第1页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_第2页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_第3页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_第4页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势的特点1、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2、社会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高潮。3、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4、社会主要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合流。5、思想:三股进步思潮。反帝和反封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可能性必要性时间地点领导人政治纲领机关刊物性质意义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可能性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阶级基础必要性从起义实践中认识到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与黄兴(职务)政治纲领十六字机关刊物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

2、一个新阶段思考题一:中国同盟会为什么是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全国性:有广泛的组织基础统一的:三统一(领导机构、机关刊物、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阶级基础、政治目标、手段选择题一中国同盟会被称作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①以兴中会、华兴会和日知会等革命团体的联合为基础②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③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④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思考题二:中国同盟会成立为什么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从组织上:分

3、散的革命团体到统一政党领导从纲领上:形成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从武装上:分散起义到统一领导武装选择题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A.与保皇派论战B.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D.革命有了统一领导和纲领答案:D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内涵: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进步意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缺陷: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内涵: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步意义:反映了

4、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民主政治的发展.缺陷:侧重于对满洲贵族的斗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内涵:核定地价进步意义:改良社会经济,同情劳动人民.缺陷: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来实现土地国有是做不到的.关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前提核心补充与发展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三民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0:301、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比较迅速背景下,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民生主义)政治上:要求建立

5、资产阶级共和国。2、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3、在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背景下,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反映了人民要求民主权利的愿望。(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民权、民生主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三民主义的进步性思考题三:三民主义为什么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明确的政治目标明确的夺权、建权方案1、反帝旗帜不明显3、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2、土地革命纲领不彻底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什么会具有这些局限性?是由民族资产阶级

6、的局限性决定的。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保皇派与革命派之论战起因内容实质意义保皇派与革命派之论战起因康梁转变为保皇派极力维护清统治内容三个要与不要(与前一个论战比较)实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方式与政权形式之争意义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两次论战的比较相同:民主政治作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不同:双方阶级具体内容思考题四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相同:1、采用西方的政治学说2、反封建思想不彻底不同:1、对清的态度2、思想来源3、具体斗争的方式与目标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意义选择题三资产阶级

7、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较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A.反对民族压迫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C.国家的阶级性质D.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答案:B选择题四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答案:B选择题五平均地权的方案①是反封建的土地纲领②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③是彻底的土地纲领④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答案: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