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ID:39064449

大小:24.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4

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_第1页
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_第2页
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学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现实意义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及近现代意识形态发展的大体脉络,指出当代中国存在的精神危机,讨论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塑造可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在培育现代公民精神中的局限。关键词:国学;儒家;道家;大学生;西方哲学;科学;民主1.引言: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便是“精神危机”,或曰“信仰危机”。传统的中国社会以儒家学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辅之以佛道思想。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说法,这一点在文人苏东坡的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1]。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中国的主流价值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达到高潮,“马克思

2、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想纷繁芜杂,在神州大地激烈碰撞。最终,中国的政治道路的选择同时也确立了现代的意识形态选择——“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曾经激励无数的志士仁人为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奉献自己毕生的心血甚至宝贵的生命。但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冲击后,在中国产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精神危机:旧有的、传统的价值长期被批判、抑制,主流的价值由于“文革”的社会动荡受到怀疑、抵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涌现。一个当代

3、中国大学生正常的价值观受教育经历是这样的:接受过并不完善的国学教育和以应试为主要目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国学教育,主要以名言摘要,散文短篇的形式开展,比如《论语八则》、《劝学》、《逍遥游》、《渔夫》。学生们往往只能“见其一斑”,而不能了解其系统的思想,已达到对国学的充分认识。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又因为担任着宣扬官方意识形态的政治任务,在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氛围里,又遭到了学生的不自觉抵触。到了大学,随处可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十分有可能引发一些大学生自发地进行真诚的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努力学习乐此不疲,而有的人闲云野鹤却也心

4、安理得?大家学习不同的专业,各种专业是否有高下之分?专业选择是看个人兴趣、天赋还是服从社会需求?这个时候,大学生十分需要思想上的帮助,而国学必然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国学对大学生思想上的可能启发与帮助。国学的思想流传至今仍然有着勃勃生机的流派当属儒家与道家(佛家非本土思想),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孟和老庄。一般而言,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与解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自然性。(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最高寻在,展现宇宙视野。(

5、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1]有人认为,在先秦诸子中,就其著作所讨论的范围和深度而言,真能称得上为哲学著作的,除了《老子》以外,便是《庄子》。[2]也就是说,儒家的视野与道家相比显得有局限,儒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强调个体的道德实践,鼓励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然而,在当今西方价值体系占主导的背景下,不能回应“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的儒学,显然有着自己的理论困境。看上去这是一个与大学生生活不着边际的问题,其实不然。比如,有的同学就会想:为什么有的同学整天无所事事,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以后拿着还算不错的

6、工资,享受人生,而我非得整天埋头学习,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呢?到底是为了以后过得很好还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求名求利,是否还不如庄周一样逍遥自在呢?如果我们所见的人生变化到最后,结束了没有了,如果这个宇宙终将灭亡,那我何苦过这一生?努力不努力,留名不留名又有什么区别呢?能否实现“共产主义”与我何干呢?实现了“共产主义”又怎么样呢?这样的“虚无主义”式的问题是西方在科学兴盛,上帝被打倒之后产生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或许是新问题,但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是老问题或不是问题,

7、因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强烈的宗教感,也没有深厚的哲学传统。儒学都不可以算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然而当今中国稍有悟性的青年都在为此感到苦恼,而道家的学说可以看成主动地面对了“虚无主义”的问题,老子认为“道”就是世界的本源,自己是自己的原因,“道”之前没有东西存在,老子的“道”和西方的“上帝”有相通之处,都是人类对世界本源的追问。万物的变化会消失,道永远存在。人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你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机会,开发智慧的潜能,觉悟到什么是“道”,觉悟到我们的生命不是白白来这一遭的,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的,应该设法去跟“道”去结合。“与道合一”之后,会觉得我

8、们的生命就像一滴海水融进了大海,永远不会干涸。[1]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