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

ID:39101388

大小:369.0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4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_第1页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_第2页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_第3页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_第4页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一、概念和意义1.概念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指对不超过0.1mm的茎尖或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的培养。特点:可获无病毒苗,操作困难,成苗时间长。普通茎尖培养:对几毫米至几十毫米长的茎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操作技术简单、易成活、成苗时间短、繁殖速度快。2.意义茎尖培养在园艺植物离体培养中最常见,可快速繁殖无性系、培养无病毒苗、品种改良。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一般方法1.材料的制备健壮枝梢去除叶片分成1-2cm自来水冲洗消毒75%的酒精30秒0.1%升汞或20倍次氯酸钠消毒8-10min无菌水修剪剥离茎尖,通常切割下顶端0.2~0.5m

2、m叶原基的茎尖(无菌水)接种。2.培养基多为MS培养基及其改良配方,还有White、B5、Heller、Gautheret等。3.培养条件(1)温度:26℃~28℃(2)光照:光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好。(3)湿度:与其他器官培养相似。4.3脱毒苗的培育和病毒检测一、脱毒苗的培育(一)脱毒苗培育的意义全世界已发现植物病毒有近700种,植物病毒病严重地影响果树、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生长,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其危害仅次于真菌病害。受病毒浸染的植物终身带毒,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治愈。通过茎尖分生组织脱毒、热处理脱毒等方法可脱除植物体内病毒,恢

3、复植物原有特性。(二)热处理脱毒1.原理热处理脱毒又叫热温处理或热疗法。其基本原理是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度)既钝化失活。2.热处理法有:温汤处理(热水浸泡)和热风处理两种。具体方法:第一,热水浸泡处理,适用于切下的材料,在5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渍数分钟至数小时,方法简便易行但材料易受伤。第二,热风处理,将生长的盆栽植物移入室内或生长箱内,处理温度因植物种类、生理状况而异。一般为35~40度,短则几十分钟,长达数月。(三)茎尖培养脱毒1.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病毒浓度不同,离尖端越远病毒浓度越

4、高。茎尖或根尖离体培养便可获得无病毒再生植株。必须指出的是,所谓无病毒,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2)茎尖大小与脱毒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反比。茎尖分生组织不能合成自身需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因而带叶原基的茎尖生长快,成苗率高。因此茎尖越大培养成活率越高。因此对不同植物脱毒适宜的茎尖大小不同。2.茎尖培养脱毒的方法(1)取样与消毒可直接选定的植株上取顶芽进行消毒接种。采顶芽与侧芽消毒接种。消毒方法是:剪取顶芽梢段3、5厘米,剥去大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75%酒精中浸泡30秒左右,用1%-3次氯酸钠或5%-7%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

5、-20分,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4-5次。(2)接种材料置10~40倍的双筒解剖镜下,解剖刀切取0.1~0.3mm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培养基上。(3)培养接种后材料置25+2℃,光照度1500-5000LX,每日光照10-16h条件下培养。但一般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效果好。其间应更换新鲜培养基。提高培养基中BA的浓度可形成大量从生芽。3.培养基与培养方式:(1)培养基:常用MS,White等培养基。(2)培养方式:茎尖培养一般采用半固体培养基(四)、其他脱毒方法1.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2.微体嫁接脱毒微尖嫁接技术(micrograf

6、tingshoot-tip),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0.14-1.0mm,带3-4个叶愿基)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主要脱毒程序是: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植。3.抗病毒药剂脱毒二、病毒检测主要是对脱毒苗的鉴定。方法有1.直接测定法:直接观察待侧植株生长状态是否异常,茎叶上有无特定病毒引起的可见症状,从而可判断病毒是否存在。2.指示植物法:将一些对病毒反映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鉴定别寄生),用以检验待测植物体内特定病毒的存在。即指示植物法。常用鉴定指示植物有苋科植物千日红和藜属笕色藜。特点:条

7、件简单,操作方便,故一直沿用至今,仍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鉴定方法,只能测出病毒的相对感染力。3.抗血清鉴定法植物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复合体,因而也是一种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即产生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清之中,称为抗血清。由于不同病毒产生的抗血清都有特异性,用特定病毒的抗血清来鉴定该种病毒,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特异性,几分钟至几小时即可完成,方便简易,为常用方法之一。三、无病毒苗的保存和繁殖(一)无病毒苗的保存无病毒植株并不是有额外的抗病性,它们有可能很快又被重新感染。所以一旦培育得到无病毒苗,就应很好保存,这些原原种或原种材料保管得好可

8、以保存利用5~10年。1.隔离保存通常无病毒苗应种植在隔虫网内,使用300目,即网眼为0.4~0.5mm大小的网纱,也可用盆栽钵,可以防止蚜虫、叶蝉、土壤线虫进入。栽培用的土壤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