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

ID:39113698

大小:261.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_第1页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_第2页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_第3页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_第4页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八罗汉的名字排名及典故 海南黄花梨  越南黄花梨  黄花梨        罗汉,即为阿罗汉,梵名(Arhat)他们是佛的得道弟子,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获的最高果位。修到罗汉的境地,已经断尽三界烦恼,灭除见、修二惑,永远解脱轮回。从这个意义上说,阿罗汉果位,又可称为“无极果”或“无学果”,表示已经到达极点,所学已尽,再没什么可学的了。    阿罗汉这个词是梵文音译,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即杀一切烦恼之贼,佛教把众生因无明迷妄所引起的各种烦恼、疑惑、痴迷等情,称之为心中之“贼”,认为它们是扰乱人们内心清静、妨碍修行的有害情

2、感。而阿罗汉已经灭尽了这种种“心中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到了阿罗汉果位,已经断灭一切能导致生死流转的“有漏”法,身心清静,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或不生),即是说阿罗汉已进入永恒不变的涅槃境界,不再进行生死轮回,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       十六罗汉像出现的较早。主要依据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创作,佛经上讲,他们受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流通、护持佛法。    十八罗汉的兴起,一种说法是:主要与画家的创作有关,而没有什么经典依据。所以

3、后两位罗汉的名称诸说不一。元明以后,寺院多塑十八罗汉,因此十八罗汉反比十六罗汉之说更流行了。第二种说法是: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    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的苏轼“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苏轼之父苏洵,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系云门宗四世圆通禅师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出身望族,嫁与苏洵之后,专心事佛,苏家供有禅月大师所绘的十八罗汉像。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

4、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另有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首先讲讲十八罗汉在佛教中的典故。 第一位就是坐鹿罗汉,他曾经乘坐的他的鹿骑进入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第二位就是欢喜罗汉,它清楚世间一切善恶丑,所以在很就很久以前,他是在古代印度做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带笑容,所以叫欢喜罗汉。第三位就是举

5、钵罗汉,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所以手里一直拿着钵。第四位就是托塔罗汉,托塔罗汉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因为佛主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第五位就是静坐罗汉,静坐罗汉又名为大力罗汉,因为他过去是武士出生,所以力大无穷,能搬动任何重物。第六位就是过江罗汉,他是一名贤者,过江似蜻蜓点水。第七位就是骑象罗汉,骑象罗汉是佛主的侍者,他原本是一名驯象师。第八位就是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原现是一名猎人,因为学佛,所以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第九个就是开心罗汉,为什么叫开心罗汉呢,其中典故就是开心罗汉在出家前身是一名乞丐,曾袒

6、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开心罗汉。第十位就是探手罗汉,探手罗汉是一个路边生,因打坐完经常把手举起伸懒腰,所以叫探手罗汉。第十一位就是沉思罗汉,沉思罗汉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是哦居首位的。第十二位就是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所以称挖耳罗汉。第十三位就是布袋罗汉,因为布袋罗汉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没时都是笑口常开。现今也被叫做布袋弥勒。第十四位就是芭蕉罗汉,因为他是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有一天终于在芭蕉树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罗汉。第十五位就是长眉罗汉,跟骑象

7、罗汉一样,也是佛的侍者,传说自从出生时就有了两条长眉了,所以叫做长眉罗汉。第十六位就是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为人尽忠职守。第十七位就是降龙罗汉,因为早在古印度之时,龙王偷佛经,他就降幅过龙王,夺回佛经,所以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龙罗汉。第十八位就是伏虎罗汉,因为在寺庙外经常遇到有一只饥饿的老虎,他把他的斋饭分给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