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的兼爱思想

ID:39129730

大小:61.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5

墨子的兼爱思想_第1页
墨子的兼爱思想_第2页
墨子的兼爱思想_第3页
墨子的兼爱思想_第4页
墨子的兼爱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墨子的兼爱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墨子的兼爱思想兼爱思想的内涵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墨子学说的基本论题之一。“兼”字的本意是一只手拿两只稻穗,引申为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即不分你我,彼此等同。墨子大力提倡兼爱,所谓兼爱,就是“周爱人”,是不分老少、贵贱的兼爱,是指普遍平等的爱,即不分血缘亲疏和等级贵贱的无差别的爱,是一种博爱。这种爱不同于儒家的偏爱,即局部的、有差别的爱。因此墨子提出用兼爱代替偏爱。  墨子说:“兼即仁矣,义矣。”(《墨子》)后期的墨家学者也说:“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若明。”(《墨子》)这是说真正的仁爱一定要爱人如爱己,再把:每个人都看成是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而不是像牛马那样仅仅是供人使用

2、的:[具。这就明确地强调了人道主义原则,即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墨子认为即使“贱人”也要实行“兼爱”的原则。墨子生活的年代正值春秋战国时期,新旧社会交替之时,旧的奴隶制日见衰落,而新的封建制刚刚萌芽,诸侯争战,战事连绵,弱肉强食,造成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彼此仇视的丑恶现象。面对当时社会上这种“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许之谋愚、贵之敖贱”的情况,墨子指出造成这些丑恶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不相爱生也”。他因而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就是说,用所有的人都相互爱护同时相互给予利益的方法来改变丑恶的时弊。只有用兼爱的原则来治理国家,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

3、相爱,人若爱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其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榴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做有利他人之事,并不意味着只利于他人,其实利益是相互的,因而决不可做牺牲他人的事情。牺牲他人利益的同时亦将损害自己。只有人们各不相害,彼此相利,把个人利益建立在整体利益之中,并把两者糅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富国安民之愿望。”(《景子》)墨子认为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保障,因为只有在整体利益实现的基础上,个人利益才有实现的可能。在处理各种社会利益时,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集体利益放在第二位,最后才是个人利益。天下人若都能兼爱,相!问不再因

4、利益关系而产生冲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因此墨子得出结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墨子的意思是,不可以不劝人互相亲爱,道理就在天下所有的人都互相相爱,国家就可以治理得秩序井然,否则就会天下大乱。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先秦时期,墨子的兼爱思想独树一帜。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着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源,政治上,社会制度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变迁中,这就为墨家“兼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温和的土壤;经济上,当时社会正处在春秋向战国的过渡时期,社会出现了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

5、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旧的奴隶制度行将崩溃,新的封建制度正在孕育萌生;文化上,墨子身处百家争鸣时期,不可避免地受到孔文化的浸润,同时,墨家又同其他诸子一样,受到古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出生地邾娄地方文化与尧禹舜古人文化的熏陶感染。由此借鉴批判,最终形成了墨家的“兼爱”思想。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兼以易别”,主张无差等的对生命整体的爱,墨子的“兼爱”是与“交别”相对立而存在的,兼爱原本是要兼爱所有的天下的人,人类整体,墨子把其引申为广爱天下一切具有内在生命本质的事物及至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所有一切具有生命内涵的事物。但,墨子的“爱”又很有原则,“爱人”不包括盗人之类的危害他人、

6、危害社会的人在内的,并且这种“爱”是相互的,爱人若爱己,是对生命的、整体的相互的爱。这种爱又通过修身、尚贤、非攻、非命、节俭等途径和方法表现出来。试论墨子“兼爱”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的以“兼爱”学说为中心的道德观,对我国道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墨子道德观念和道德教育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社会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百姓的利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替劳动阶级呐喊的思想家”。笔者认为弘扬墨子的社会关系兼爱论,对消除国人的“复仇”心理,预防和减少因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一、墨子

7、“兼爱”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一)墨子“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墨子以“兼爱”学说为中心的道德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面对现实生活的利益冲突力图加以调节的主体反思,另一方面则是代表了人类对理想社会人们品德的“善”的追求,是对当时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奉行“交别”的利己主义原则的超越。“兼爱”是墨子及其后学的道德理念和思想,贯穿于墨子的全部学说。“兼爱”在墨子那里首先是作为一种治天下之乱并用于社会改造和社会批判而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