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大精神的思考

对北大精神的思考

ID:39165141

大小:24.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6

对北大精神的思考_第1页
对北大精神的思考_第2页
对北大精神的思考_第3页
对北大精神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北大精神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北大精神的思考摘要:北大,一个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学府,在其存在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然而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北大精神在传承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传承的同时遗失了许多,找回遗失的精神是建设今日北大应当考虑的。同时大学精神应是与时俱进的,今日北大不应止步于历史的精神,更要为北大精神赋予新的内涵,让古老的学府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芒,引领中国的精神与教育。关键词:北大精神传承遗失创新一、北大精神的内涵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

2、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谈及北大,最令人景仰的东西或许每个人会有所不同,但北大精神会是绝大多数人的回答。北大,诞生于民族风雨飘摇中,是中国近代社会阵痛的产物,是一种社会转型的象征,所以北大从一开始就仿佛禀有一种使命,要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注定了北大精神中核心部分会包含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寅初先生在北大二十九周年校庆上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

3、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这是北大精神令人震撼的地方,因为这是一种超越了大学本身内涵的精神,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和北大一样,跟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国家而敢于牺牲自己。北大校徽也昭示了这种精神,校徽里全是人,最下方一人奋力担起肩上两人,象征北大人肩负民族重任,奋力托起民族希望与未来的使命。北大精神中另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校园,思想是自由的,每个人可以畅所欲言;文化是多元的,民族的、异域的、粗犷的、典雅的……;姿态是开放的,与社会紧密

4、相连。在这样的情形下,北大成了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乐园,师生们为社会,为科学,不计功名,孜孜以求,思想的碰撞与交锋,成为学校一大人文景观。一、北大精神的传承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独特身份和气质的标志,更是其核心所在。无精神则一所大学不能长久立足,有精神却不能传承则更加令人痛心,因为这意味着一所大学在前进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话,又何能引领社会思潮,引领人类智慧前进的方向?因此,传承北大精神,传承这历史、先哲给我们创造的宝贵财富无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一)历史的轨迹提及北大的光荣

5、,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老北大,因为北大精神也只有在老北大时期体现的是那么鲜明,那么惊天动地,那么淋漓尽致,老北大实在是历史上一段永远不会褪色的画卷。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新思想、新文化汇聚校内,社会关怀精神、批判精神极度盛行,北大已超越了一所大学应负的责任,与黑暗势力抗战,即使只有自己,把一个民族从愚蠢蒙昧中唤醒,对民族的转折起了重大作用,使北大永远打上了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勇于挽民族狂澜的烙印。西南联大时期,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历史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北大人等仍然创造了高等教育的奇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

6、统和“刚毅坚卓”的顽强精神,正如校歌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联大精神也是北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艰苦时期的高贵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历史已过,轨迹尚存,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轨迹延伸下去。(二)传承现状然而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背景改变,北大精神传承现状如何呢?漫步北大校园,一个个学子都奔走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但是,匆匆奔走的脚步会让人忽略很多。一所大学其精神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学生,但是如今的学生大多

7、只关注一己之得失,为了绩点和考研、保研等学习、忙碌,哪里会有闲思像先哲一样把目光和精力投向社会,投向民族,将自己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许甚至还有学生对北大历史知之甚少,谈及北大精神也只能拿校风说一遍。还有多少学子完全是怀着满腔报国热血,而不是为一张文凭、未来的一个好工作、好“钱”途而读书的?北大学子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精神还能在哪里找得到?这样,精神传承的任务还能指望靠谁顺利延续下去?如果以老北大时期的精神状态为标准来衡量传承现状的话,那么现状确实堪忧。(三)北大精神真的遗失了吗社会上不乏对北

8、大精神遗失的声讨,但我们自身应该深思北大真的遗失了自己的精神吗?或许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正如以上所说,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已很难再做出和老北大一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北大精神遗失是难以抗拒的历史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北大精神,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已与当年不同。北大支教活动中,踊跃参加的有志青年献身艰苦地区,展现别样青春;国防生征兵中,又有许多同学献身国防事业……这些不都表明了社会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