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

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

ID:3917493

大小:230.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_第1页
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_第2页
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_第3页
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Feb.2008Journalof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125NO.13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肖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摘要]指示语历来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怎么去解释其意义及作用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通过理想认知模型来分析中英语篇中指示语使用的异同,并用其中的心理空间分析法来解释指示语在实时语篇中的语用效果。[关键词

2、]指示语;理想认知模型;心理空间[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98(2008)01-0138-04一、引言(icon),索引(Index),象征(symbol):图像指相似语篇的不同解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语境,物,代表着通过模仿或直接相似的物体;索引代表而在解读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对指示一类物质,通过与其的物理联系以原型为风向标;语的正确理解。指示语被认为是通过词汇项或语象征则可理解为词语,这些词语如索绪尔后来表述篇语法化最终达到获得语境信息的编码现象。也的,与它们所代表

3、的物类任意地联系起来。就是说,将语境信息词汇化或语法化使其独立的语由于口头语言以声音为媒介,唯一能以图像表言项的形式表现出来(Jaszczolt,2004)。这些指示的物质是声音,而语言符号也可将视觉图形作为示语表达式把表达依赖于语境的主观意图特性引图像,如同讲话过程中的手势等。因此在下例中,入到自然语言中,引导听话人参考语境以便得出准如果(1)中elbow一词的出现伴随着她手肘的向后确的语篇意义。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指示语的资源摆动,这一动作则可视为所发生事件的一个图像。是指涉物,事实却非如此。因为指示语的许多方面

4、(1)Thenhehitmyarmwithhiselbowand意义的获得都会经历一个延迟过程,即使最初有指knockedmybagsoutofmyhand.示性的框架通常都被误用,除去传统的语用分析角如前所述,正如索绪尔所规定的符号的任意度,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同时需要听话人通过认性,词汇项属于象征范围。平常使用的词如cat,知分析将信息结构逐步填充完善以最终获取恰当carry,cold等并不与它们所代表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意义。因此,笔者在这里引入理想认知模型(I2性,也不像索引那样牵连到所属的范畴。皮尔斯在de

5、alizedCognitiveModels)简要阐述指示语的具体意义构建以促进对指示语这一重要成分的准确解释语言中索引的使用时举了下面的例子:理解。为更好地说明这一方式的合理性,有必要对(2)Thuswemaysay:IfAandBaremarried这一模式的认知基础和经典符号学理论的结合作tooneanotherandCistheirchildwhileDis简要说明。brotherofA,thenDisuncleofC.HereA,B,C,Dfulfilltheofficeofrelativepronoun

6、s,butare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moreconvenientsincetheyrequirenospecialcol2皮尔斯(Peirce)的许多观点都预见了物化的认知和物化的语言的现代概念,在符号学领域更为locationofwords.(Peirce,1894:5)显著。他关于范畴化思想,以及象征主义的想法在如果语境缺失,字母就只是纯粹的符号,但在指示语的研究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他建立了三这一特定语篇框架内分享共同的背景让这些字母种归属于解释的符号,统称为Interpretant,即图像成为索引并让说话

7、人能够在这一语篇空间中创建3[收稿日期]2007-12-07[作者简介]肖祎,女,重庆永川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138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肖祎:从认知角度看指示语阐释2008第1期索引A,B,C,D。想认知模型(ICM)。在皮尔斯的著作中我们发现这样,指示性术语就成为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了框架或理想认知模型的雏形,他用了一个“谋杀索引。像you,here,now,that等词语之所以能成框架”来解释人们如何通过将谋杀者和受害人置于为象征是由于它们本身是带有某种

8、程度意义的词自身已有的典型模式中的对应角色这一过程从而语,但在上例中,它们在语篇中同时被赋予了概念想象自己亲见了一场谋杀案。意义。莱考夫(Lakoff,1987)在研究中建立了一个由于理想认知模型被看作是长时记忆中某个框架,用于将指示物指派给某个范畴,并通过将每概念的原型,因此当人们提及这一具体概念时它是个概念分派到分等级的范畴中来完成———原型成最自然的反应,具有极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