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语言学研究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

ID:39176406

大小:870.3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26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1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2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3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4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5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6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7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8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9页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希腊语言学研究姚广斌理学院09122745概况起源: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兴起——出于研究古书需要的目的。又称:语文学。阶段公元前3世纪柏拉图区分动词静词;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区分八种修辞学成分。公元前1世纪奥尼修斯·特拉克(DionysusThrax)完成希腊语第一部语法著作《语法术》。公元2世纪,另一位语言学家狄斯考鲁(ApolloniusDyscolus)写成另一部语法著作《论句法》。流派惯例派自然派规则派异常派两次论战:第一次论战:惯例派与自然

2、派之争第二次论战:规则派与异常派之争惯例派主体成员: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主要思想: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名词无时间成分,动词有时间成分;识别句子成分的标准:形式、语音、形态、句法等等自然派主体成员:斯多噶派主要思想:语言受自然支配,词天然地代表它们所指称的东西,如象声词、声音象征词、词义的自然引申、词的派生;清楚地区分了语言的逻辑研究与语法研究;语法术语越发精确;语言有三个方面:声音或材料是象征或符号,符号的意义即“所说的内容”,符号代表的事物;发现有些音属于某一语言的音位系统但无任何意义;区分五种词汇:名、动、连、冠、关系代词

3、,名词又分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认为格有两种:主格和间接格(宾格、所有格、与格),并通过观察格的变化区别了主动动词(及物)、被动动词和中性动词(不及物);时态有现在、过去,体态有完成和未完成;努力研究词源塞涅卡规则派主体成员:亚历山大派主要思想:主张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的、有规则的,继承了惯例派的观点;研究语言的规律性,分词类、编词形变化表,以词的形态变化来规定词的语法范畴;目的为了发展文艺批评。异常派主体成员:_____主要思想:语言基本上没有规则,继承自然派理论;发现名动词形变化多有不规则的例外情况;词形与词义没有一对一的关系,词义在孤立语境

4、中不存在,随搭配的不同而变化;目的是研究语言的起源和逻辑等哲学问题第一次论战对论双方:惯例派与自然派对论焦点: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双方观点:“自然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自然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结果:时间持续很长,没有得到突破性结果。影响:促进了对词源的研

5、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第二次论战对论双方:规则派与异常派对论焦点: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双方观点:“异常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规则派“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结果: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影响:对语法理论产生较大贡献:“异常派”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规则

6、派”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语法科学》作者:斯拉克思目的:诗人、散文家对语言基本用法的知识语音:探讨了切分音和元音在音节中的长短问题语法:句子是语法描写的最大单位,词是语言描写的最小单位词:八类词(名动连分冠代介副),名词有性(阴阳中),类(原、派生),形(简单、复合),数(单双复),格。动词有语态(陈述、命令、愿望、虚拟、不定),结构(主动、被动、中性),类(原、派),形式(简单、复合、派生),数,人称,时态(现在、过去、将来),分词同时具有名动的特点和属性,只没有人称和语态的变化最大缺欠是对句法论述很少。迪斯科洛思对句法的补充论述:句

7、子的主要部分是名、动部分;句法的主要任务是描写这两部分的关系,以及其它部分与这两部分的关系。贡献:总结了亚历山大学派的语法研究工作,是西方第一部完整全面的语法书词的分化哲学家柏拉图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是西方语言学史上第一个对词进行分类的学者。柏拉图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词类两分法基础上把不属于主词和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的变化等这样的一些结构上的特征,并第一次给词下了定义。斯多葛学派在亚里士多德词类三分法基础上,把词进一步分为冠词,名词,冠词和连词。后来又把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

8、词。他们还对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格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名词有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呼格之分。突出贡献(1)人物:亚里士多德学派的特拉克斯时间:公元前一世纪书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