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

ID:39201985

大小:73.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7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_第1页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_第2页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_第3页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_第4页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高中诗词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①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②。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③,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④。【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②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③裛(yì):通“浥”,沾湿。④莱(lái):草名,即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

2、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B.“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C.“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D.“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2.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诗人用“__

3、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蜀道的高险,以此衬托入蜀的艰难。(2)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蜀后主刘禅提出应严明赏罚,对作恶违法或行为忠善的人,都要“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答案解析1.D   2.①联想。“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②比喻。“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

4、早晨,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③动静结合。“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两句中,前一句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一幅盎然生趣的画面。④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描写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是从嗅觉的角度;流水打击溪石,叮咚有声,是从听觉的角度;回环流转的细流,是从视觉的角度。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宁静清新的

5、环境。3.(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猿猱欲度愁攀援   (3).渺渺兮予怀   (4).望美人兮天一方   (5).宜付有司论其行赏   (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