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

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

ID:3920830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7

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_第1页
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_第2页
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迅速发展,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生存在许多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然而,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特征也存在差异。现在我根据多年来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和日常教育所采用的措施,谈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七年级要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从小学儿童向初中青年的过渡期,对于初来乍到的初中生活充满新鲜感。这也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初中与小学相比,最大的

2、区别是学科增多了,内容加深了,每门学科分别由不同教师教学。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优秀,但有的学生在小学时还不错,而进入初中后,成绩不稳定,有的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不能跟上。于是产生焦虑、不安、失望、悲观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因此,七年级的老师必须要求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每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对那个学科发生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课、记笔记和完成作业的方法。适应各科教师,主要的是熟悉教师的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这些方面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作些介绍,以加快学生的适应能力。只要学生能逐渐适应

3、新的学习环境,就可以不断地提高成绩。其次,还要帮助七年级学生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进入初中以后,人际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新同学不再是住家相近的同学,而是来自不同的小学或较远的地区。而且初中生所寻求的是特定的朋友,他们一起做游戏、搞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彼此的心迹。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自己选择的爱好或话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寻找朋友的窗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交流,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二,八年级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初中生自控能力越来越不乐观,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校内打击斗殴事件大多和八年级学生有关,这都是学生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如何培养学生的

4、自控能力呢?在做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一直思考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1、加强教师监控,老师要不定期地检查和监督学生遵守诺言的情况。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的原因。现在中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大人看待,凡事都希望自己做主而不愿意受别人指挥和控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新的对象,反常的现象和禁止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探究倾向,诱发他们追根究底的欲望。所以,越是禁止的事情,学生越感兴趣,越“对着干”。班主任掌握了这些信息后,要勤下班,尽可能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趋向,自

5、习时老师下到班后,学生出于“老师来了”的心理,抑制自己好动的习惯,不得不看书、写作业,天长日久,贪玩好玩的心理自然变少,再加上合理的班规制度,学生们有章可循,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一整套的操行评分条例、评分表,从活动、学习、纪律、卫生、好人好事等方面,进行加减分,使每位学生都不得不去考虑自己的操行分。班主任要做到一日一反馈,一周一公布,及时有针对性的表扬与指出不足。这样,学生的自控能力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培养自控,即从学生自己控制自己为主。老师可以有计划地列出条纲,让学生选择自己控制自己的内容。例如:我让学生自己列出个人课外学习时间计划,要求学生遵守自己

6、的诺言,按照自己计划好的时间去学习,像这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慢慢地培养其自控能力。3、加强与学生思想交流,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经常和学生谈理想,谈未来,讲无自控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有些人由于一时冲动做错事而遗憾终生;由于冲动而被解雇等等,让学生慢慢地认识到遇事简单、冲动,没有自控能力的危险。要互相配合,努力营造培育青少年学生的良好环境。家庭、学校要给青少年学生创造得以磨炼的机会,培养其坚强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诸如通过远足、爬山、务农、军训等方式来锻炼其意志,学生的自控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三、九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耐受力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最后时期,他们很多有很多

7、学生出现焦虑才心理,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难题、遭受挫折,比如考试考砸了以后,很多学生看上去若无其事,其实已经麻木不仁。他们对待考试失败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在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同时,教师要适当运用挫折教育的手段,逐步提高学生心理挫折耐受力。教师要让他们懂得影响成败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能力,还有很多因素。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原因,克服不足,教会学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运用挫折教育手段教育学生的时候,有几点必须注意。首先教师和家长应排除对挫折的害怕心理,敢于让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挫折,并鼓励孩子有意识地在挫折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