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ID:39208991

大小:19.0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7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1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2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3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4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5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6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7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8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9页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摘要:本文列举了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研究方面富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许多语言学家在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定义开始谈及,进而讨论它们的关系,并介绍与此有关的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关键词:语法形式;语法意义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摘要:本文列举了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研究方面富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许多语言学家在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定义开始谈及,进而讨论它们的关系,并介绍与此有关的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关键词:语法形式;语法意义浅谈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摘要:本文列举了汉语语法形式

2、和语法意义研究方面富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许多语言学家在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定义开始谈及,进而讨论它们的关系,并介绍与此有关的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关键词:语法形式;语法意义朱德熙在语法答问中谈及语法研究,他认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是语法研究中的根本问题。”[1]自五十年代以来,众多语法研究者在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下,对汉语语法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

3、解决,在术语的理解和使用上还存在很大分歧,与此相关的语法研究方法也在发展,因此,本文试就这些方面,依据所能检索到的论文和著作,罗列各家观点,有些问题也提出自己的意见。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定义一般说来,许多语法书上认为表现语法意义的就是语法形式,而由语法形式表现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然而如此定义,却不免坠入循环定义的泥潭,让人弄不清楚。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许多语言学家都在不同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理解。高名凯在1957年出版的《普通语言学》(增订本)上说:“任何语言的成分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任何

4、起着语法作用的语言成分都是语法成分,语法成分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结合体或统一体。”他没有明确地下定义,但从他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语法形式是语法成分的语音方面,语法意义是语法成分的意义方面;语法形式代表语法意义,也就是说,语法形式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高名凯的定义有利于认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但是它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受传统的语法形式的观念影响太深,语法形式被局限于“语法的声音”部分,因此忽视了没有特定的语音标志的情形。传统的语法形式只讲词的语法形式,而词的语法形式乃是词形变化。王今铮等在1984年

5、出版的《简明语言学词典》上接受并修改了高名凯的定义。他们认为:“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语法意义是相对词汇意义而言的,是语言中一定的语法成分或结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义。”胡明扬1958年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说:“语法形式的普遍意义应该是:‘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的语言形式为语法形式。’”“区别语法意义和非语法意义的准则不在意义本身而在这一意义的表达方式。……如果是通过语法形式来表达的,那就称为语法意义。”[2]胡明扬没有提到语法成分概念,而是直接从语法形式跟

6、语法意义的相互联系上下定义以拓展思路。但是,胡的定义也存在问题:他给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下的定义,是以二者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为前提的,而不是以组合为前提。二者互为前提,产生了循环论证。想要知道一个,必先知道另一个。这样的定义太过牵强。沈开木认为在自然语言中,语法形式可以直观地概括为三种情形:(一)词形变化形式,即用词的形态变化来运载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包括词尾变化,零形式,词根或词干变换,构词词缀的增减,重叠,词或词的构成部分重叠以及声调;(二)辅助词形式,即采用辅助性的词来帮助表示语法形式的形式;(

7、三)词,词组组合形式。这是用词,词组的组合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另外,语调和语气词加语调对句子意义也有影响,也可看作是语法形式的一种。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在自然语言中,语言形式还可以根据有没有特定的语音标志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有特定语音标志的,也就是说,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有特定的语音标志。例如,英语中的speaks,treats,可以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未完成时的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有特定的语音标志-s;另一种是没有特定语音标志的,即表示语法意义的突发形式没有特定的语音标志。如现代汉语词组

8、“笑得很美”,是一个表示动补关系的语法形式,它没有特定的语音标志。沈先生强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掌握语法形式的全貌,这样才可以做到对象的某种特征不被忽略掉。他还将将语法的本质属性一一组合作为语法形式的前提,从非编码的角度,即从把语法形式看作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或含有语法意义的形式的角度,把语法形式定义为:词、词组组合时采取的形式。相应的,语法意义就是语法形式表示的意义。本文认为,沈先生的定义是可取的,至少脱离了循环论证的泥潭。范晓先生将三个平面理论运用到对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阐述中,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