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

ID:39236949

大小:1.23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1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2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3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4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5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6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7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8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9页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陶瓷史明代陶瓷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代陶瓷工艺主讲人:陈正义副教授兰州大学历史学系我国的陶瓷工艺,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到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流行的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明代以来,景德镇已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常量最多,规模也最宏大,最盛时有官窑五十多个,民窑达九百多。所谓“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法人曾记述当时制瓷的盛况:“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

2、年。陶瓷生产分工很细,技术提高,以吹釉代替蘸釉,以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陶瓷品种繁多,大如龙缸,薄如卵幕,陶瓷工艺进入又一个发展高潮。明代的陶瓷工艺,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并有新的创造!明代陶瓷艺术明朝时期,陈设品,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l426~l435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

3、。青花海水云龙扁瓶明朝时期陈设品高19厘米、口径6.3厘米、底9.5厘米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明朝时期,盛器,高9.4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14.3厘米这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白瓷产品。“甜白釉”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在脱

4、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就能使“白釉”更加诱人,被称之为“甜白釉”。明代的“甜白釉”受到后代的极高评价,被称为“甜白”、“堆蜡美玉”、“纯净无杂”、“透亮明快”等等。甜白釉暗花三系罐明朝时期,陈设品,高36.3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1.5厘米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素三彩菊花耳瓶明朝时期,陈设品,罐高9.3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9.4厘米斗彩是釉下

5、青花和釉上影色相结合的影色资工艺。在明代一般称为青花五彩,其制法是在器物上先勾画出青花花纹轮廓,青花烧成后再上五彩釉,再次入炉用700~800℃的低温烘烤而成。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釉争奇斗明,故后人称为"斗彩"。斗彩在明朝宣德时开始出现、成化年

6、同(公元1465~1487年)成就最突出,是影怪的新成就。这件花蝶纹罐,色彩明快鲜艳、青花与彩釉交相辉映,艺术效果非凡。《天工开物》中详尽地介绍了当时烧造瓷器的过程与工艺,并且配有图示。成化斗彩花蝶纹罐及《天工开物》制瓷图明朝时期,陈设品,通高46厘米、底径24.8厘米这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整体图绘疏密

7、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明代继各种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嘉靖五影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不过根据图纹需要,五色不定俱全。五彩瓷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前者亦称之为斗彩,是经两次烧制而成;后一种则是青花和五彩同时上釉,一次成器。这件五影鱼藻纹罐届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明朝时期通高62.6厘米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供奉神,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信徒前往西方净土。他有十三个名号,如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超日月光佛等。这尊阿弥陀佛像、头顶螺髻,双目微闭,面目和蔼慈祥、身

8、披袈裟,坦胸露臂,双手叠加腹前,掌中握一宝珠、跏趺坐在莲花座上。这尊佛像造型端庄秀雅、表情生动,把慈祥大度、超度众生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明朝皇帝及后妃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全国各地寺庙道观也很多、供奉的佛像有泥塑、金属铸造、三彩、瓷塑、木雕等多种形式。米黄釉阿弥陀佛瓷像明朝时期,陈设品1966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王锡爵墓出土,高58厘米、口径6.4厘米、足轻19.2厘米葫芦是中国道教的用品,既可装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