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代阵法

神秘的古代阵法

ID:39279904

大小:579.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神秘的古代阵法_第1页
神秘的古代阵法_第2页
神秘的古代阵法_第3页
神秘的古代阵法_第4页
神秘的古代阵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秘的古代阵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秘的古代阵法作者:耿健钢所谓阵法,就是军队行军打仗布置的军阵。实际在军事运用过程中,要视具体作战意图、地理环境、战斗装备、军人素质等各种综合因素加以灵活调配。但在民间传闻和文学作品中,往往把阵法描绘得神乎其神,重重玄机,成为两军斗法决定战争胜负的法宝。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诸葛亮八阵图。《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描述:东吴统帅陆逊火烧连营,乘胜追击到鱼复江,“只见一阵杀气冲天而起,遂勒马回顾众将曰:‘前面必有埋伏,三军不可轻进。’即倒退十余里,于地势开阔处,排成阵势,以御敌军。”当哨马回报并无军队,只要八九十堆乱石,前去探勘,“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

2、槎砑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此外传说中的龙门阵、迷魂阵、被穆桂英所破的天门阵,在说书人口中更是讲得天花乱坠,甚至岳飞攻克朱仙镇也被说成大破“诛仙阵”。那些布阵的无一不是和尚道士、方外高人。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阴阳五行,奇门遁甲,还能招神驱鬼。甚至婴儿尸体、女人秽物都成了布阵的重要元素。这些充满迷信色彩的描绘除了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是军事理论中最普通的常识外,绝大多数没有科学依据,甚至是违背军事原理的。那真正的阵法是怎样的呢?就通过诸葛亮在鱼复江布的八阵图来解剖一下古代军阵的奥秘。   据传八阵图在鱼复江永安宫南江滩上。该阵以天

3、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阵共九个大阵;中军阵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各以六个小阵组成,总计六十四小阵,天地风云四阵为四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四奇,另以游骑二十四阵,布于八阵后方,作为侦察、警戒和机动之用。如图1:这么讲似乎还是有点玄乎,因为“阵”是军事术语,古人又惯用形象来命名一些常人不太了解的事物。其实,天地风云龙虎鸟蛇这些名称不过是为了叫起来方便,又不容易让敌方记住而起的名字,跟你叫张三,他叫李四没什么区别。指挥员只要命令地阵行动,地阵的军队就依令应敌;命令龙阵行动,龙阵的军队就出击。所谓小阵,根据兵力的多少可以是一个战斗小组,也可以是一个纵队,经过训练能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大阵

4、由小阵组成,整个军阵又由大阵组成,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正阵是正面迎敌的部队,主要负责阵地战;奇阵负责策应或牵制敌军,承担突袭的任务。这样来看就非常简单了,不过是行军打仗的一种兵力部署方法,指挥员只要在中军下达命令,各部分军队照命令和日常训练时的配合行动。由于在训练时体现了战争中要注意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部署是比较合理的。所以这也是最基本的阵法。   实际上,从远古部落战争时期人们就开始总结规律,为了避免乱打一气,提高作战能力,皇帝时代就创立“丘井之法”,是根据当时形成的井田制演变出来的,为了便于统一指挥,定下阵法的基本原则,布阵时采取“五为阵法,四为闲地”,“虚其中,大将处之”的方

5、法。所谓“五为阵法”,是说战斗队形排列成五个部分,“四为闲大”是说队形之间有四块空地。“虚其中”是说队形中央为指挥官的位置,不是作战部队。若将整个队形所占地域作一个正方形考虑,并把它分成九等份,即中央一块,外围八块,这就叫“井分四道,八家处之,其形井字,开方九焉”。后来成为阵法配置的基本原则,还被广泛运用到其他领域,如学书法用的九宫格、术数中的九宫图等。见图2:             闲地 阵地 闲地 阵地 虚中 阵地 闲地 阵地 闲地   后人据丘井法总结成文字,称为《握奇经》,又叫《握机文》,传说是黄帝的臣子风后所著,实际是后人伪托。握机阵图和诸葛亮的八阵图已经十分相似。如图3 风

6、 鸟 地 龙 奇 虎 云 蛇 天   随着军事研究深入和装备的改进,战阵的演变也更加趋于灵活、复杂。西晋时,凉州羌戎族反叛,首领树机能据险设伏阻止晋军。晋将马隆仿照诸葛亮八阵图,结成偏箱车阵,且战且进,转战千里,最后消灭了树机能,平定了凉州,被封为宣威将军。图4:到唐代,军事理论研究又取得进展,著名军事家李靖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的军事活动写下《李靖六军镜》、《卫公兵法》、《唐李问对》等军事著作。他一生战功卓著,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在全国平定后又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他对阵法的研究非常独到,还根据八阵图自创了更为灵活、便于激动作战的六花阵,并可根据地形演化为圆阵、方阵、曲

7、阵、直阵、锐阵等。如图:5~7       当代高科技在军事上的运用日益普遍,传统的阵法渐渐失去实战价值。但作为训练手段和兵力部署原则,仍有其借鉴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