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园林·探幽

第五课园林·探幽

ID:39282344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9

第五课园林·探幽_第1页
第五课园林·探幽_第2页
第五课园林·探幽_第3页
第五课园林·探幽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五课园林·探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课《园林·探幽》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边继君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园林·探幽综合·探索教学班级八年级教学内容1.江南私家园林主要的建筑特色:江南独特的人文背景和地理条件造就了私家园林,从公元前6世纪发展到鼎盛成熟的明清。时间与人文环境孕育了大批园林艺术家,也使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独具匠心,丰富多样,形成以山水为中心,粉墙黛瓦、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整体建筑特色。2.江南园林中的重要建筑元素与园林意境的创造:在江南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有厅、堂、楼台、榭、轩、斋、廊、舫等,同时有墙、洞门、空窗、漏窗、铺地等建筑小品。这些建筑

2、构成不仅具有居住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化的游赏空间。于是建筑元素就有了营造园林意境的重要功能。依据“意在笔先”的原则,江南园林在造园上就有了以入门避曲空间、以山水变换空间、用建筑分合空间、以植物呈现空间等表现形式,形成了开合有致,虚空交替,入门宛如世外桃源,咫尺间山高水远的视觉语言。3.江南园林中的传统画意:江南园林中布局构筑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原则上,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山水诗文盛行,社会风气和人文风气对造园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宋以后文人画深入社会,也深深影响到江南园林的造园活动。从园林的布局、造景到匾额、楹联都具有了

3、写意的中国传统绘画意境,使园林由“诗情画意”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同时画家文人对造园的介入更强化了园林中山水写意的人文气息。4.江南园林中的主题和精神意味:江南园林的造园理念中,充满着老庄的思想。这些“自然、无为”的隐逸之风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江南园林从发展脉络上看,其园林的主题正是体现了这种“隐于市”的隐逸主题。园林中建筑景观的设计和题名也具有隐逸的主题,更以楹联的形式来作进一步的诠释。造园者、参与者、园主等人所具有的隐逸精神形态,因其极强的人文特质而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江南园林的造园有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追求,达到了“

4、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5.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质:江南古典园林实现了住宅与园林在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在满足居住、休憩、游赏需要的同时,将对自然的精神追求最大化地移植到园林中,使园林具有了堆山、叠峰、凿池等模拟缩写。巧用借景,突破空间局限,丰富景色;衬托相映、虚实对比、虚远具体、空灵实在,形成园中景物的虚幻与层次。曲径通幽、随形而变、依势而曲的景致变化,使园林空间更为丰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情感目标:体

5、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教学准备【课时安排】3课时。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教学过程个性思考第一课时:江南之韵——从漏窗说起。一、教学目标1.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2.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3.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4.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二、教学要点1.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2.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3.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

6、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4.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5.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三、创作思考1.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2.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3.漏窗规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30厘米、20厘米×20厘米。学生创意草图。4.展示“琴、棋、书、画”漏窗,要求学生欣赏并思考:①这组漏窗在苏州的哪座园林?②造园的人想告诉我们什么?5.漏窗和园林建筑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四、课后延展1.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都来自什么建筑群呢?2.课后思考漏窗

7、在园林中的作用。第二课时:韵律与写意——园林中的元素再造。一、教学目标1.园林中建筑与园艺植物、山水的韵律与写意。2.中国画中水墨与写意的艺术表现形式。3.基本完成与漏窗相结合的整体装置的创作。二、教学要点1.为什么苏州园林又被称作是“山水园林”?2.山水在中国绘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3.为什么山水画的形式会表现在苏州园林的园林建筑设计中?(精神因素和客观因素)4.造园者又是通过哪些造园元素将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在园林建筑中的呢?5.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创作思考1.叠山、理水、种树、植花,因势利导的园林建

8、筑中有着怎样的中国写意绘画的神韵,怎样通过一个局部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呢?2.植物的选择在苏州园林中有何意义,人文的情怀和国画写意表现有怎样的联系?3.中国写意绘画中“墨色”是如何应用的?4.要求找出透过漏窗所看见的一个片段,运用水墨写意的方式,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