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教案资料

缺氧教案资料

ID:39286508

大小:82.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缺氧教案资料_第1页
缺氧教案资料_第2页
缺氧教案资料_第3页
缺氧教案资料_第4页
缺氧教案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缺氧教案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附页第_1___次课授课时间2017.10.19课程名称病理学基础年级2017专业、层次中专护理授课教师马军职称讲师课型小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12章缺氧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缺氧的概念。2.熟练掌握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3.掌握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4.熟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5.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一概述15min二血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40min三缺氧时机体的代偿及缺氧对机体的影响20min四缺氧治疗的病理

2、生理基础5min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血氧指标及其意义。2.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3.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难点:1.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2.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应用教具:教材、多媒体、教案教学过程及授课内容:详见附页7★概述★缺氧的种类、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缺氧时机体的代偿及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第一节概述一、氧的运输与利用二、缺氧的概念。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细胞在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等方面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三、常用的血氧

3、指标1.血氧分压概念: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正常值:PaO2100mmHgPvO240mmHg影响因素: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主要取决于组织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2.氧容量(CO2max)概念: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20ml/dl.影响因素:血红蛋白的质和量。意义:反映血液携带氧的能力。3.氧含量(CO2)概念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量和血浆中溶解的氧。正常值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静脉血

4、氧含量约为14ml/dl。影响因素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意义反映血液的实际带氧量。4.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O2)概念血液中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SaO295%-97%SvO226%-27%影响因素血氧分压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关系可用P50表示。讲述P50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使用CAI课件讲解,中间穿插简图、辅以病例、适当提问,注意引导及对比分析。20min利用简图讲述氧运输及利用的环节,引出缺氧的概念。详细讲述缺氧概念的意义。重点讲述各个指标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正常值。举例,利用图

5、来说明。强调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的区别。结合氧离曲线讲解氧分压与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并讲述氧离曲线呈S形的意义。7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值5ml/dl。影响因素内呼吸功能。意义反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3.血氧指标之间的关系。★常用指标小结1区分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2掌握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3血氧指标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一低张性缺氧1概念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

6、基本特征的缺氧既低张性缺氧。2原因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2)外呼吸功能障碍。3)静脉血流入动脉血。3血氧变化的特点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不变,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4发绀(cyanosis)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二血液性缺氧1概念由于血红蛋白质或量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2原因1)贫血2)一氧化碳中毒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血氧变化的特点氧分压不变血氧饱和度不变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降

7、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三循环性缺氧1概念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称为循环性缺氧。2原因1)组织缺血2)组织淤血3血氧变化的特点氧分压不变血氧饱和度不变血氧含量不变40min从各型缺氧的基本特征出发,利用举例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各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血氧变化的特点。例子:守卫在边疆的解放军战士,长期就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先分述讲,再做一小结。提问,让同学思考两个问题:缺氧一定会有发绀吗?有发绀一定会有缺氧吗?设置问题:为什么A-V血样含量差增大了,组织还会发生缺氧?7血氧容量不变动静脉

8、血氧含量差增大四组织性缺氧1概念组织供氧正常,但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2原因1)组织中毒氰化物、砷化物等可引起线粒体呼吸链损伤,电子传递障碍,致使用氧障碍。2)线粒体损伤放射线、钙超载可通过氧自由基损伤线粒体;细菌毒素可造成线粒体的损伤,导致细胞用氧障碍。3)维生素严重缺乏,使呼吸链酶合成障碍。3血氧变化的特点氧分压不变血氧饱和度不变血氧含量不变血氧容量不变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五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以休克为例讲述。休克时常伴有肺水肿,易引起外呼吸功能障碍低张性缺氧循环衰竭,外周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