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ID:39310461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30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_第1页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_第2页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_第3页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_第4页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特殊音乐题材,在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及演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音乐美主要是通过其语言本身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和押韵来实现的。本文挑选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作为分析对象。以古诗词的吟诵特征为立足点,结合字词的平仄韵律与声乐演唱技巧,探索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吟诵特征对其演唱方式和意境表达的影响。  一、诗词背景  《国风?周南?关雎》又名《诗经?周南?关雎》、《周南?关雎》,创作于周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国风”的第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位置。《论语》多次提及《诗经》,

2、但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见其特殊地位。  《关雎》是一首歌颂爱情的抒情歌,久传民间;显示了当时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兴”。诗词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叠韵(窈窕)、双声(参差)、既叠韵又双声(辗转)等形容词的运用和不入韵的“之”――虚字脚,而以虚字脚前一字为韵,韵脚参差变化;配合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全诗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诗词形象十分生动活泼,颇有画面感。  二、《关雎》的音乐风格  《关雎》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谱曲所作。

3、赵季平,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的音乐创作以弘扬民族风格创作最为突出。他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和创作才华,被称为“最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民族特色的作曲家”。  赵季平在《关雎》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很好地展现了他的音乐理念和风格取向――将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歌曲既古典也现代、既热烈又婉约,是现代歌曲创作技法和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关雎》曲调婉转、清丽优美、情意绵绵、似诉似吟;运用的是典型的羽调式风格,以再现的三部曲式与诗词章句相契合。诗词各章之间流畅衔接,情感表达恰到好处,具有很高的艺

4、术价值。  三、歌曲《关雎》中诗词吟诵特征的体现  艺术歌曲《关雎》在音乐创作上多离不开诗词本体,离不开诗词吟诵的习惯。全曲的旋律,几乎是一字一音,旋律古朴自然、感情真挚;从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旋律与语音声调就结合得十分密切。  歌曲中段,诗词的韵脚,如“流”、“友”、“?d”、“乐”虽参差变化,但都为双音、时值为一拍,旋律走向由低往高,较为着重地突出了韵脚。旋律创作的方式与诗词用韵十分吻合,可谓自然流畅,古韵流转。  在诗词情境上,情感在各章之间流转变化,旋律随诗词情境或悲或喜、高低起伏;钢琴伴奏在不同情感下的

5、创作也有所不同。第一乐部娓娓道来,略有所思;不急不缓,静谧而优美,第二乐部求而不得,心怀惆怅;旋律刻画了纷乱如麻的思绪,第三乐部求而得之,欣喜若狂;伴奏速度比之第一乐部要快一倍,不停推动着旋律的流动,很好地渲染了情感,烘托了诗词情境。全曲音乐缠绵悱恻、情感丰富、一唱三叹。  四、吟诵特征在《关雎》演唱中的具体运用  《关雎》的音乐风格与诗词的吟诵特点联系密切;因而,在演唱时,也要注意诗词的吟诵特点。以诗词的吟诵风格为立足点,细致体会诗词音韵格律和情感意境,严格地以字行腔,似吟似唱地演唱作品。演唱作品用的气息要求很宽,似吟诵诗词一般“一唱三叹”,气

6、息要很讲究。第二点是语言,咬字有一些部分有吟唱的感觉,吟唱就是对吐字、行腔处理要十分规范和细腻,需要很强的功底。  1.初步确定节奏点的字,在吟诵时要略拖长时值,在演唱时也须注意诗词的节奏点。如歌曲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均为八分音符,在考虑诗词的吟诵性和古典韵味,在演唱时,在节奏点的平声字上可以做适当拖长的变化。(适当,是只符合诗词吟诵习惯的节奏和时值)  2.诗词吟唱时,依字行腔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影响巨大。古典诗词语言精炼优美,要求字正腔?A、吐字清晰,这是完整表达诗词意境的基础和前提,万不可马虎处理。《关雎》又是结合语音声调创作的古

7、诗词艺术作品,在吐字行腔上就要更加注重字音的音高走向。不同音高的字组合成一段高低起伏的旋律,即吟诵的腔调。要演唱好作品,就要严格把握好诗词吟诵的腔调。  在演唱作品时,如“窕”、“逑”、“流”、“得”按字音走向,在演唱时加短促的前倚音(类比于第二声调“56”)做润腔处理,能使诗词字义更清晰明确,且富有古典诗词吟诵的韵味。  3.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而且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诗词的节奏性,作品的音乐旋律也与之契合,在韵脚处多以拉长了旋律音值。因而,在演唱作品

8、时,如“采”、“友”、“?d”、“乐”这些字本就属于情绪激动且饱满的第二乐部,在情感推动下,更要注意突出韵脚,注意放宽韵母声线,做渐强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