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文字的编排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

ID:39319335

大小:1.28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30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_第1页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_第2页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_第3页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_第4页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形与文字的编排一.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二.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三.展开页的整体设计一.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好的版式设计,会很明确地处理图片,文字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关系,加强平面版式的空间张力,创造出构图的重点和趣味。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1.大与小的对比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就造型艺术而言,运用大小对比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版式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之间,在“面”的关系上可以进行大小之间的对比,大小弱对比,给人温和沉稳之感;大小强对比,给人的感觉是鲜明、强烈、有力。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1.大与小的对比大面积的留白空间与小元素形成强烈对比。将元素变大,也意味着让它更有力量,可以将

2、一些平淡无奇的元素变得吸引人。一种大面积的单色以简单的形状出现时,可以很快吸引读者的眼光。对比来自于灯泡的插图及小尺寸的文字,使到图片看起来更大。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1.大与小的对比一个尺寸非常大的装饰元素与一张很大的肖像图片形成吸引人的视觉焦点,同时传达了一种16世纪的氛围。由于文字很小,所以装饰元素与文字一起与整个版面仍然形成了对比。在设计中,大尺寸的黑色标题统领着整个版面,与插图及正文面积强烈对比。没有绝对的大和小,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有相对的大和小,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2.明暗的对比黑与白、虚与实、正与反,都可形成明暗对比。版式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之间形成黑与白的对比,即

3、在黑的背景下放置亮的物体的对比;或者在白的背景下,放置暗黑的物体对比;也可以黑里有白,白里再有黑的反复进行对比,产生出奇妙的光与影视觉效果。黑白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2.明暗的对比虚实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2.明暗的对比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3.曲与直的对比版式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之间在外形上进行曲与直、圆与方的对比,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印象。在许多圆中放一个方型,方会显得尤为突出。曲线的周围是直线,则曲线给人印象强烈,编排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4.动与静的对比版式设计中,常把富有扩散感或具有流动形态的形状以及散点的图形或文字的编排称作“动

4、”,而把水平或垂直性强的、具有稳定外轮廓形的图片或文字称作“静”。设计中,要有意 识地使静态平面具有“动”感。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5.疏与密的对比版式设计中,疏密对比是指编排元素“形”的密度分布方式。形可能在某一区域中密分布或在其它区域少量散落。这种分布通常是不平均和非正式的。疏密对比可以通过以下二种方式创造出来。 ①空白:设计中的空白可以引起单元形的不规则分布,并在部分场所集中。 ②位置变化:相对于点的集中,设计中的单元形围绕一个中心点的集中。相对于线的集中,设计中的单元形围绕一条张的集中,产生渐变的效果。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6.虚与实的对比将次要的辅助的景物隐去,使主体

5、表现物更加突出。这种手法经常在摄影中体现。编排设计时,运用此方法,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7.三角形排版正三角形编排是最富有稳定感的金字塔型,逆三角形则富有极强的动感。所以,用正三角形编排时应注意避免呆板,而用逆三角形时则应注意保持版式的平衡。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8.重复编排把内容相同或有着内在联系的图片重复,会有流动的韵律感出现。尤其对较为繁杂的对象,通过比较和反复联系,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明了。重复还有强调的作用,使得主体更加突出。二.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二.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1.上下分割平面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将版面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

6、一部分配置图片,另一部分配置文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