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防治1

大气污染与防治1

ID:39324633

大小:6.39 MB

页数:139页

时间:2019-06-30

大气污染与防治1_第1页
大气污染与防治1_第2页
大气污染与防治1_第3页
大气污染与防治1_第4页
大气污染与防治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与防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一节大气的污染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一般对于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作为研究对象时,常用大气一词;空气:对于室内和特指某个地方(如车间、厂区等)供动植物生存的气体;恒定组分(稳定组分):N2:78.09%O2:20.94%Ar:0.93%氖气(Ne)、氦气(He)、氙气(Xe)等惰性气体;可变组分(不稳定组分):主要指CO2和H2O蒸气。在通常情况下,CO2含量为0.033%,水蒸气含量为4%以下;洁净大气:由恒定组分和正常状态下的可变组分所组成的大气;二、大气的分层1、对流层2、平流层3、中间层4、热成层5、逸散层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最接近地球的一层,即最低层,其厚度(

2、离地面高度)在赤道及低纬度区17~18km,中纬度10~12km,两极和高纬度8~9km。对流层呈夏季较厚、冬季较薄的变化规律。该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递减,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②近地高温气流膨胀上升,上部冷空气下沉,形成垂直向上的强烈对流;③密度大,该层大气质量为空气总质量的75%以上。对流层又可细分为两层,1~2km以下受地表机械、热力强烈作用影响,为摩擦层或边界层,人为活动排入大气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此层,1~2km以上为自由大气层,受地面影响小,主要天气现象雨、雪、雹均出现在此层。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km(12~50km)的大气为平流层。①该层的下部温度变化小,气温趋

3、于稳定(-55℃),故称同温层。②该层中上部气温随高度而增高,其原因是在15~35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分解出原子氧和分子氧,当它们重新化合成臭氧时,以热的形式释放出能量,故使平流层升温。③平流层无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优势,空气干燥,水尘含量微,透明度高。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0km(50~80km)为中间层。①存在强烈的垂直对流。②气温随高度下降,顶部温度在-83~-113℃4、热成层大约80~800km。①该层下部基本上由分子氮组成,上部由原子氧组成。②气温随高度迅速上升,主要由原子氧吸收太阳辐射紫外线所致。③空气分子发生电离,也称电离层。5、逸散层80

4、0km以上的大气层。①空气分子电离,质子含量高。②空气密度小,气体及微粒向太空逸散,因受地球引力极小所致。③温度随高度略增。三、大气污染及污染源1、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大气污染的分类: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1)天然源、人为源(2)固定、移动(3)点源、面源、线源天然源(1)火山喷发:SO2、H2S、CO2、CO、HF(2)森林火灾:CO、CO2、SO2、NO2、HC(3)自然尘:沙、土、尘(4)

5、森林植物释放:烯类碳氢化合物(5)海浪飞沫:硫酸盐、亚硫酸盐人为源(1)燃料燃烧(2)工业生产过度排放(3)交通运输排放(4)农业活动排放(2)固定、移动按照污染源性状特点可分为固定式污染源和移动式污染源。固定式污染源是指污染物从固定地点排出,如各种工业生产及家庭炉灶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其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流动源是指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等是在运行中排放废气,向周围大气环境散发出的各种有害物质。(3)点源、面源、线源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即集中在一点或一个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污染物;面污染源,即在一个大面积范围排放污染物。线源污染(4)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6、分:连续源、间断源和瞬间源;(5)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源和农业污染源(6)按主要污染物分类统计分: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四、大气污染物(一)大气污染物的概念与分类1、定义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2、分类(1)按存在方式分: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2)按污染物形成的方式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3)按化学成分分: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卤

7、代化合物、尘类颗粒物、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4)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煤炭型)、氧化型(汽车尾气型)(5)按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组成成分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煤炭型代表性污染物是由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烟气、粉尘、二氧化硫等所构成的一次污染物,以及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硫酸盐类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为工业企业烟气排放。其次,家庭炉灶的排放物也起重要作用。石油型主要污染物来自汽车排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