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

ID:39332319

大小:332.1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1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_第1页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_第2页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_第3页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_第4页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生:钱新伟学号:3091205207指导老师:罗继东职称:助教完成日期:2008.3~2008.61、设计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城网和农网110kV变电所的建设迅猛发展。在工业领域,一些大企业也在建立自己的变电所和自备电厂。由于发电、输电、变电、用电是在同一时刻完成,一旦事故将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因此变电所设计意义重大!通过此次变电所的设计,不但

2、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培养我们树立工程的观点。系统地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等方便得到训练,为以后从事电气设计、运行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2、课题任务计算负荷,选择主变的容量和台数;确定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选择一次电气设备;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说明、设计计算;设计图纸:包括电气主接线图3、课题完成情况本次设计完成了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和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配置图。编写

3、设计书27页,内容包括:变压器的选择原则,导线及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等内容。计算包括短路电流计算,导线及一次设备选择,防雷接地等相关计算。主要设备材料清单。4、设计过程(1)电气主接线方案确定:方案一:110KV侧采用带母线型内桥接线,10KV采用带母联断路器的双母线接线。方案二: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采用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由原始资料给定:110KV进线2回,10KV出线10回,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5000h/年。变电所主要是向周边负荷供电,是一所终端变电所,可以看出用户对供电的可

4、靠性较高,就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则可靠性不是很高。两方案比较:内桥接线适用于进线为2回的情况,其可靠性和灵活性都比较高,一回进线故障不影响另一进线的正常工作。根据实际的运行的实际经验变压器不经常切换且故障率较低,能满足该变电所的要求。单母线分段的可靠性与灵活性也较高,该接线一般是用于进线为3~4回的情况,其增加了两台高压断路器的投资。对本变电所内桥接线已能满足要求。10KV的双母线接线较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的接线方式其可靠性及灵活性均要高,其运行方式方式灵活,如:一组母线工作,一组母线备用,

5、相当于单母线运行,其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双母线还可以同时运行,负荷平均分配在两母线上。还可以完成一些特殊的功能,如:熔冰。双母线接线操作简便,较单母线分段带旁路出现误操作的几率小得多。单母线分段还有50%的停电率从经济性考虑方案二较方案一增加了2台高压断器,2台高压隔离开关,1台低压断路器和3台低压隔离开关的投资,且增大了变电所的占地面积。综合上述因素:本设计最终的设计方案确定为方案一(2)设计方法及步骤阅读变电所设计原则及规范,了解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查阅变电所设计的相关设计手册及书籍,掌握电气设备

6、选择,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及防雷保护等内容获取相关原则及所需参数。分析原始资料,确定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容量根据确定的电气主接线选择短路点,结合原始系统资料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导线和一次电气设备,并对选择的导线及电气设备进行相应的校验,确定其满足本变电所的设计要求。防雷接地保护计算绘制图纸编写设计说明书。对设计所有内容排版,经指导老师初审合格,装订入档!5、本设计存在不足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还有部分内容考虑不周。本设计对微机自动化这一块介绍相对较少

7、。接地电阻和电容器的选择均是采用近似计算而没有精确计算。由于缺少一些书籍部分参数不是很准确。设计中可能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情况,希望各位老师指正!6、致谢衷心感谢罗继东老师在本次设计中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并多次发现错误并予以指正。在大学四年中,真诚地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栽培,祝各位老师:“事业有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放映结束感谢各位答辩组老师的聆听,希望各位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予以指正。诚恳接受各位老师的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