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

ID:39333592

大小:1.1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01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_第1页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_第2页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_第3页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_第4页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耶稣、佛祖的困惑孔子之惑孔子之惑孔子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篇)孔子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困惑什么?《论语》一书中,未曾记载孔子的困惑。但与他同等级的耶稣、佛祖,有留下纪录。从耶稣、佛祖成道前夕的试炼,我们可以略窥孔子之惑。耶稣的三大试炼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四十天,后来就饿了。魔鬼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把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所说的一切话。」魔鬼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

2、殿顶。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神会派天使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说:「不可试探你的神。」魔鬼又带他到最高的一座山,将世间万国的容华只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赐给你。」耶稣说:「退去吧。『当拜你的神,单单要侍奉他。』」(马太福音4章)耶稣第一次讲道「山上圣训」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悯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见到神。使人

3、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是神之子。为义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8章)佛祖的三大考验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因「四征兆」,离开了宫殿,但历经种种辛苦,却始终无法领悟大道。于是,他来到「菩提伽耶」附近的森林,坐在一棵阿湿婆陀树(后称「菩提树」,即「觉树」)下,立誓不领悟大道就不起身,意思就是要死在这里。佛祖进入思考中,这是宇宙少数重要时刻。一切的生物都屏息以待,母老虎叫小老虎不准吼叫,猴子也不再嬉闹;下雨了,眼镜蛇王张开翅膀替佛祖遮雨;蜗牛怕佛祖用脑过度,爬上佛祖头顶,分泌黏液替佛祖降温。终于,来

4、到最后阶段:魔王波旬出现了,担任主考官,对佛祖进行试炼。参考数据:罗桑伦巴,《藏红色的法衣》,天华出版社,1986。1.魔王先化为卡玛(欲望之王),他派出他的三个女儿,名字是贪欲、成就或满足、懊悔,也就是昨日、今日与明日。佛祖已解脱肉体需求,当然不为所动。2.魔王于是再化身成玛喏(死亡之王)。他发动魔军,以各种武器向佛祖进攻,却发现「没有人在那里」。因为,佛祖已从肉身解脱,不再以身体形象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佛教艺术中我们看不到佛祖的原因)。于是,魔王的武器纷纷变成莲花落下。佛教徒洒花、供花的礼仪,就是从此而来。3

5、.魔王最后化成德哈玛(社会责任之主)。他对佛祖说:「王子啊!你现在不是应该坐在王位上治理你的国家?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国家正面临空前危机,失业率节节上升!」当社会责任来了,你怎么办?佛祖只是用右手触碰地面。他通过试验了。为什么?参考数据:JosephCampbell,《神话的智慧》,立绪,页176-177。4.悉达多修证成佛了。魔王对他说:「恭喜啊!你开悟了。好了不起喔!让我告诉你吧:现在你所知道的太难以理解。在这广大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而且也永远不会有人和你谈论开悟的事!」这是魔王所说第一件烦扰佛祖的事

6、。佛祖想了一会儿,看着魔王说:「将来总会有人了解的」。于是,佛祖展开他长达四十年的讲道(教书)生涯。他的第一次讲课「法轮初转」,内容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参考数据:MarcGeillman,《神的名字》,立绪,页61-62。佛像手印的意涵佛像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却透过手印(手指所结的各种手势)悄悄地传达佛的悲心和誓愿。常见的佛像手印有以下五种:(一)降魔印: 又称「触地印」,在佛陀修行成道时,魔王前来扰乱修行。于是,佛陀以右手覆于右膝,手指触地,象征召告坚牢地神为证,降伏魔王。此印只有释迦牟尼佛才有。(二)说法

7、印: 又称转法轮印,象征佛陀说法。手势为拇指和食指相接,如同法轮,其余三指微微弯曲,两手举在胸前。(三)施无畏印: 代表佛陀发大愿救济众生,令众生安乐,心无所畏。手势为右手半举,掌心向外,手指自然伸展。(四)与愿印: 表示佛的慈悲,满足众生祈求的愿望。姿势为手掌自然下垂,掌心向外。(五)禅定印: 佛陀藉由盘腿打坐,专注观照内心的起伏变化,而了解人生的真相。手势为双手掌心向上,相迭平放于腿上。孔子之惑孔子之惑虽然我们无法确知。但透过耶稣、佛祖,我们可以略窥。孔子不像佛祖一般,舍弃社会责任;但他也不像耶稣一般,直接冲撞当

8、时权力中心,最后像革命者般死去。《论语》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为何这段要放在《论语》全书之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者以时诵习。凡学有三时:1.身中时:「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十五成童,……」2.年中时:「春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