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

ID:3934022

大小:788.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25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_第1页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_第2页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_第3页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_第4页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1/13问题:一、道德是说教(唱高调)?道德讨论中的几个误区二、道德的标准因人而异,还是普刘传广遍共识?三、道德是关于人的好坏问题?一、道德是说教(唱高调)?1、道德:针对别人的说教?领导说教群众,老师说教学生,站在道德道德说教:制高点上的人教训道德品质差的人……带说给别人:针对别人,教育别人,教训有居高临下的意味。(批评)别人。台上做廉洁报告的领导,没过几天被以贪光说不练:言行脱节,华而不实。唱高污罪抓走……调。真正的道德首先是自省自律为什么会这样?道德不是不能说给别人,而是不能只是说道德与权力:结合太密。给别人听、只是要求别人。谈到道德的时

2、候,首先不是要求别人,教训指责别人,天爵与人爵:而是扪心自问:自己应当怎样做?自己实道德变成掌权者自上而下治理臣民甚至际做得怎么样?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能否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做到?自己有无做到?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批评甚至谴责别人,不习惯反省自己,道德变成抡指责别人容易,自省自律难。向别人的大棒。【有人说,我们并不是真的反对贪污,而只是反对别人贪污】2015/1/13道德自省自律2、道德:说得好听,实际做不到?《路加福音》8:行淫时被捉的女人。讲道德=唱高调?莫言:写作三阶段——把好人当坏人写,华而不实;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言行脱节;

3、要求太高。受害人情结:大家都在发表道德义愤,叹息道德堕落,但很少有人去想自己是否也是恶性循环中的一环,似乎自己只是受害人。之一:道德——华而不实?之二:道德问题上的言行脱节道德谈论的只是人的梦想,不切实际?讲有些人所谓的道德,只是口头说说而已,道德=说梦话?在现实面前软弱无力?并没有相应的实际行动;真正的道德信念,会见诸行动。“应怎样”与“是怎样”:合理与现实。言传身教,强调身教。真正的道德是人的信念,而真正的信念是家教重要:家教与身教。有现实【真实】力量的。特别是有现实基道德虚伪:“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础【而不只是一厢情愿】的道德信念更是女娼。”有积极

4、的力量和作用。伪君子与真小人:真小人好过伪君子?相生相生与恶性循环。之三:道德要求太高?道德的低调与高调应分开讲低调的道德要求:保守的道德,道德底线,不作墨子刻:中国——君子道德,要求高,做恶。正当:不伤害,负责任,公平竞争……到的人少;西方——小人道德,要求低,高调的道德要求:积极【激进?】的道德,高尚做到的人多。的道德,积极行善。慈善捐助,奉献、牺牲。有人强调底线伦理的重要性:何怀宏。我们传统的道德典范:秦晖:道德标准不怕高,只要是要求自己的;道涉及不同伦理系统的交错:德标准不怕低,只要能够真正做到。传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律可严,他律道德要求

5、越高越好?要宽。道德要求不能太高?道德底线:可普遍要求。道德高调:自愿不强求。2015/1/13二、道德的标准因人而异,还是普遍共识?另一个极端:道德偏执与狂热惟我独善,异己即恶。他们相信或标榜自己站在一种道德观点:你有你的道德标准,我有道德一边,道德站在自己一边;非我同类,其心我的道德标准,并没有普遍统一的道德标必恶;嫉恶如仇,嫉仇如恶,惩恶为善,以讨伐准。他人的恶来说明自己的善。多以回归传统道德做号召:多种形式的原教旨主“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义。蛊惑人心的道德煽动。常以道德理想的名义,在现实中做下非常不道德“强权即公理”。的事情。道德标准的相对性—

6、—道德相对主义——特别是这种道德偏执和狂热与政治连在一起,尤道德虚无主义。其可怕。“艺术家”气质(偏爱文艺)的政治家:希特勒、波尔布特……走出两个极端——道德对话通过道德对话寻求道德共识道德首先是自省自律,然后还要通过道德对话寻道德对话:对话是讨论道德的适当方式。求道德共识。苏格拉底:德性可教吗?两种教育方式。讲道德:讲道理。讲道德不只是简单的善恶判断,还要追溯暴力—讲理:人类处理问题【博弈】的两种基本善恶的理由,寻求在善恶问题上的共识。方式,常交织在一起。逐渐更多地以讲理的方式取代暴力的方式,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理性对话,求同存异。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

7、—根本不讲理。秀才遇见秀才,有理也可能讲不清——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尼采:善与善的斗争。三、道德是关于人的好坏问题?个人的服务态度:一讲到道德,就想到好人坏人?既与个人的德性有关,道德:做人问题。也与社会的体制有关。古代伦理学:人的好不好。德性伦理。现代伦理学:德性伦理,制度伦理。小社会、熟人社会——大社会、陌生人社会:2015/1/13什么是社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社会风气?对社会不满?最终,制度的改善也需要依靠人的努力。社会:一些“人”按一定的“体制”结合在一起,独善其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