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

ID:39392290

大小:273.5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02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_第1页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_第2页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_第3页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_第4页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学概论历史本体论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历史本体论的探索——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一、什么是历史本体论?1,历史本体论:也称为历史理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性质及发展过程的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2,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首先,历史观是一种对历史总体运动的观点;其次,历史观是一种理论化的历史观点;最后,历史观是对历史运动的本质的认识。3、历史意识:属于直觉的、粗浅的、表层现象的、非系统的社会历史认识。二、历史本体论的主要内容1、历史主体论2、历史运动论3、历史规律论4、历史动力论1、历史主体论

2、(1)神创造历史。基督教的“上帝造世界、人”说、中国传说中“女娲造人”说、神人创造历史的传说。(2)人创造历史。每一个人;人民群众;英雄创造历史。尼采“超人”、民粹派的“英雄”、黑格尔“精神人格者”。(3)如何看待个人与群众的历史作用?2、历史运动论(1)历史的变与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三世之因革,古今之嬗变;……)(2)历史如何变?倒退论、朴素进化论、历史循环论;历史进化论(直线式、渐进式);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3、历史规律论(1)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有、没有)(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3、与偶然性问题。(3)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自然演变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五种社会形态演进、文化形态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历史进化规律……)。4、历史动力论(1)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从社会结构而言,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因素;从人性论而言:人的欲望(财富、性欲、爱欲)、人的本性(善、恶);从生存环境而言:地理环境决定论(陆地、海洋气候、土壤、等)、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社会物质条件)。(2)历史动力因素的作用如何?历史发展动力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如何?有没有最终的动力?等三、古

4、代、中世纪天命史观“天人感应论”:天是自然与人世至高无上的主宰,天有意志、有情感,能感知并干预人事,自然的灾害与详瑞是天对人的谴告和褒奖的表现。君主若能顺应天意,实行德政,则能得到天的嘉奖,反之,天会以灾害现象表示惩罚,认为天人相通,人受制于天,天有意志,能主宰人世,因此,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在天。“五德终始论”:战国时五行学家邹衍以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推论历史发展是五德循环发展的历史理论。王朝的更替是金、木、水、火、土五德的循环过程。后人遂以历史时代附会五德,推衍历史演变的规律。黄帝为土德,色尚黄;夏禹以木德克土,色尚青

5、;商汤以金德克木,色尚白;周文王以火德克金,色尚赤;秦以水德克火,色尚黑;汉以土德克金,色尚黄。如此循环住复,历史向前发展。“三统三正”论:西汉董仲舒提出历史发展图示论。根据战国阴阳家五行生克理论,解释历史的发展与王朝的更替,提出历史是按黑、白、赤三统的次序循环更迭、周而复始;每一朝代有特定的正朔(一岁之始的正月曰“正”,一月之首日曰“朔”)、服色,代表一定的天意正统。每一王朝建立,首先要改正朔、易服色。如夏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色尚黑、为黑统;商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色尚白、为白统;周以子月(十一月)为正月

6、,色尚赤、为赤统。汉代继承周统,得火德、尚赤。以此例推,王朝更替莫不如此。“君权神授论”: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为根据,从而提出:地上的统治者皇帝是“上天”的代表,“应天受命”,代表上天的意志治理人间,因此,君权是神授予的,是不可改变的,除非上天改变主意,新的君主也是上天意志的代表。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每个王朝君主登基都要举行祭天仪式,以体现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奥古斯丁(Augustine,354一430)主要著作有《论上帝之国》[或译为《论上帝之城》]等。上帝为决定人类全部社会历史进程的最高

7、主宰,整个人类历史的行程只不过是在实现上帝预先制定的计划;该计划把所有的人分为“上帝的选民”和“上帝的弃民”两类,两“国”的居民平时都混杂居住在一起,彼此也分辨不清谁是“上帝的选民”或“上帝的弃民”;直到最后上帝才来宣判,让一切罪恶之人永受魔鬼统治,让上帝的选民永享天国之乐。人类历史分为从“生”到”死”的六段: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半老期和老年期这样“六段年龄”;基督教正是在人类的“第六段年龄”时产生,而当这第六段年龄终结之日,就是“尘世之国”死灭之时,也就是人类最终脱离罪恶而再生并进入第七段年龄之时。托马斯

8、·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一1274)进一步发挥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神学史观。但他的神学史观的具体内容已经不同于奥古斯丁。他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承袭了许多社会政治观点,承认“人天然是个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承认人有自然的感性的欲求,而且是有理性的动物。他承认人的各种欲求、理性对各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着影响。但他最终还是把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