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交换技术论文

IP交换技术论文

ID:39400537

大小:24.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2

IP交换技术论文_第1页
IP交换技术论文_第2页
IP交换技术论文_第3页
IP交换技术论文_第4页
IP交换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IP交换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P交换技术论文姓名:刘礼楠学号:20111060228班级:通信工程摘要由于互联网规模的快速扩展、多媒体和实时业务的涌现,IP交换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将网络交换机的高速性和路由器的灵活性结合起来,通过将第二层交换引入到第三层路由当中可以很好地改善路由,解决了传统IP网络在运行实时业务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并且克服了传统路由器包转发速度太慢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文中依次IP交换的概述,IP交换的技术特点,以及在当今的发展与应用。关键词:IP交换技术,ATM技术,VLAN,三层网络技术概述总所周知,IP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

2、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技术与ATM技术的融合----IP交换技术最初由Ipsilon公司于1996年提出,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也称为第三层交换技术、多层交换技术、高速路由技术等。我们知道,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多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第二层交换功能的机制。多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

3、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因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当然,多层交换技术并不是网络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简单堆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集成的、完整的解决方案。技术特点IP交换的目标是,只要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有一条更为直接的第二层通路,就没有必要经过路由器转发数据包。IP交换使用第三层路由协议确定传送路径,此路径可以只用一次,也可以存储起来,供以后使用。之后数据包通过一条虚电路绕过路由器快速发送。传统的路由技术在每个交叉口都要计算一下,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IP交换技术则像直通车,只须一开始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就行了。三层交换与VLAN融合VL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

4、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不同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它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第三层(网络层)的路由来实现的,因此,使用VLAN技术,结合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交换设备,可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划分VLAN的目的:一是提高网络安全性,不同VLAN的数据不能自由交流,需要接受第三层的检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虚网间的隔离,有效防止外部用户入侵,提高了安全性。二是隔离广播信息,划分VLAN后,广播域缩小,有利于改善网络性能,能够将广播风

5、暴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同时使网络管理趋于简单。三是增强网络应用的灵活性,VLAN是在一个有多台交换机的局域网中统一设定的,这使得用户可以不受所连交换机的限制,不论用户节点移动到局域网中哪一台交换机上,只要仍属于原来的虚网,则应用环境没有任何改变。在划分VLAN时,要考虑VLAN对于网络流量的影响,单个VLAN不宜过大。层次化架构三层网络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

6、入网络)。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汇聚层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在汇聚层中,应该采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

7、离和分段的目的。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网段的工作站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接入层可以选择不支持VLAN和三层交换技术的普通交换机。技术的发展80年代初,LAN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网和校园网,随着用户的剧增和信息量的骤长,网络管理员就开始面临网络阻塞的问题。怎样减少网络堵塞、优化网络结构且扩大网络吞吐量,网络分段是当时的第一选择。LAN交换提供了新的带宽,扩展了网络的功能,随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