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ID:39419898

大小:2.1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2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_第1页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_第2页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_第3页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_第4页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其威力如同汽车遇上火箭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如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网络谣言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等特点,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极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谣言极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心理,威胁社会稳定。网络谣言的危害显而易见,打击网络谣言犯罪迫在眉睫,为此,法制网特推出“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犯罪”案件报道,辑录相关案例,以警醒世人。何为网络谣言?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

2、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其他原因,如:个人思想、自制力等因素,国家网上管理系统不完善因素等。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男子为引他人注意散布雅安地震死亡人数谣言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各路救援力量奔赴灾情一线,尽最大力量抗震救灾,力争将伤亡降

3、至最低。然而,4月22日,有人在网上散布谣言,称“雅安地震死了6000多人”。4月23日,散布谣言者、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某村的陆某被常熟警方抓获。对于散布此谣言的原因,陆某的说法竟是,“就是因为好奇,想引起他人注意,所以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多想就转发了”。“秦火火”们背后的非法利益链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和员工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等人被刑事拘留,揭开了多起网络造谣事件的真相。秦志晖因编造散布“7·23”动车事故赔偿意大利籍乘客2亿元、雷锋生活奢侈、

4、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谣言被刑拘。一系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网络谣言之后,秦志晖成为网民关注对象,微博粉丝大量增加,既满足了自身成名的心理,又能够引起一些希望炒作的企业的关注。http://v.ku6.com/show/YSlynA1wg9yzU8gLMe83Kw...html微博谎称新房要被炸,被行政罚款8月15日,网民“龙港新闻”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信息:“脑残!全新盖好的民房,居然要用炸药炸毁!当初还未开始建设的时候为何不制止!”经苍南警方核实确定为谣言。经查,该网民真实身份为杨乙。苍南警方于8月

5、26日对其作出行政罚款500元的处罚。为找人微博发谣言,被行政拘留7月7日、7月14日,网民“潘XX”在腾讯微博上发布信息:“浙江经视新闻你们的新闻是假的……我贩毒这么多年也没(被)抓住,我就向警方挑衅。有本事抓我,地址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桥村潘家兜,潘甲。老娘不骗人,抓不住我就去死,炸了你们的直播间。”“……想找贩毒的人,并要向公安挑战,如果公安机关一星期(内)找不到其,其就要把警察炸死。”经查,该网民真实身份为姜某某,其为了找到潘甲而故意编发以上谣言。警方于7月19日对其作出行政拘留七日

6、的处罚。有一突发新闻:“巴拉克·奥巴马遇刺,两处枪伤,足以致命。”2011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名为“福克斯政治新闻”的微博账号发布了这条惊人的消息。紧接着,该账号又发布了一系列更“惊爆”的消息:“奥巴马过世。总统死了。大约45分钟前,他身中两枪,位于盆骨下部和颈部;枪手身份不明。鲜血直流。”据悉,福克斯新闻网通常经由名为“福克斯政治新闻”的微博账号发布政治类新闻,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权威性。因此这条总统遇刺的爆炸性新闻迅速引来上千名网友围观。谣言产生后,美国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两小时后,

7、美国特勤处清理了消息源,福克斯新闻台当天夺回了被黑客入侵的“舆论阵地”。白宫迅速作出了回应,发布了关于奥巴马的系列即时报道。消息迅速出现在各大网站首页,谣言不攻自破。所以,自由有边界,言论自由也一样。个人自律、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看似是为言论自由设定了框架,实际是更好的保障了真正的言论自由。否则,看不惯就一通“亲人问候”,辩论升级就要撩袖子上手,诋毁别人无所不用其极,造谣生事想象力可以当电影编剧。敢问这样的“言论自由”我们要它有害还是有利?所以言论无边界,则自由无真章。最后只会沦为那些无视个人诚信

8、、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者的挡箭牌和遮羞布。言论自由岂能成为网络乱象的挡箭牌?我国的做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极少数网民在网上散布各类谣言的情况不时出现,有的拼接图片诽谤他人,还有一些所谓“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扰乱了正常传播秩序,社会公众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对这一现象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在加强日常执法的同时,正进行集中打击。有关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