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

ID:39442005

大小:553.1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03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_第1页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_第2页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_第3页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_第4页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围神经疾病》PPT课件(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围神经疾病张振华周围神经疾病:原发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或结构障碍称。临床上较常见,1982年中国六城市居民中的患病率为824.4/10万,占神经系统疾病的15.3%。周围神经再生能力很强,但其再生速度极为缓慢。。三叉神经痛概述定义: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难以忍耐的剧痛,但不伴有三叉功能破坏症状,又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1982年中国六城市调查本病患病率为35.1/10万。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仍不清楚。多数人认为由脑干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或半月神经节细胞发作性放电。也有人认为是半月节附近的动脉硬化,小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等原因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

2、脑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多发性硬化等所致。临床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单侧发作。分支: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可以长期固定在某一分支,尤以第二、三支多见。亦可两支同时受累。临床表现发作情况:疼痛发作前常无先兆;为骤然发生的闪电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短暂而剧烈;每次发作时间仅数秒钟至2分钟;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间歇期间完全正常;病程越长,发作愈频繁,很少自愈。临床表现触发点及其诱发:疼痛以面颊、上下颌或舌最明显;口角、鼻翼、颊部和舌等处最为敏感,轻触即可诱发,故有“触发点”或“板机点”之称。临床表现触点及其诱发:疼痛可引起反射性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并有面红和流

3、涎,称痛性抽搐。严重者洗面、刷牙和说话、咀嚼等都可诱发,以致不敢做这些动作。体征: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中年以上发病,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而反复发作剧烈痛,有触发点可诱发,无阳性体征,排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即可诊断。鉴别诊断:1.牙痛一般为持续性钝痛,牙部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2.鼻窦炎局限在鼻窦区域,常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和流脓涕等。3.偏头痛多为偏侧头痛,每次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要点迅速有效的止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一)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其次可选用苯妥英钠、氯硝西泮、氯丙嗪、氟哌啶醇、维生素B12等。轻者亦

4、可服用解热镇痛药。(二)射频热凝治疗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对大多数病人有效,可缓解疼痛数月至数年。(三)封闭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三叉神经纯乙醇封闭治疗,可获止痛效果,但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四)手术治疗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外科治疗,以上治疗均无效时对于一般状况较好,年龄不大的病人多用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近年采用伽玛刀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其他还有三叉神经终末支或半月神经节内感觉支切断术等。面神经炎面神经炎(facialneuritis)是一种病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瘫痪的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面神经管为骨性临床表现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20~40岁多

5、见,男性略多。病初可有麻痹侧耳后或下颌角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眉,眼裂变大或闭合不完全。病侧鼻唇沟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吹口哨,鼓腮漏气等。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Bell征。少数病人可有乳突和茎乳孔附近压痛。面神经病变在中耳鼓室段者可出现讲话时回响过度和病侧前2/3味觉缺失。影响膝状神经节者,可出现Hunt综合征。面神经麻痹如不恢复或不完全恢复时,病人可出现称鳄鱼泪。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要点急性起病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神经体征,电生理检查有一定改变。(二)鉴别诊断1.吉兰-巴雷综合征周围性面瘫多为双

6、侧性,并常伴有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容易鉴别。2.中耳炎、腮腺炎、乳突炎所致周围性面瘫多有原发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及病史。3.听神经瘤,鼻咽癌转移等所致周围性面瘫大多发病缓慢,且有原发病及其他脑神经损害。治疗原则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恢复。1.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性期(发病后的~2周内)尽早使用。如泼尼松30~60mg/d,晨1次顿服,也可用地塞米松5~10mg/d,静脉滴注,连用7~10日。2.急性期配合大剂量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3.理疗:可根据情况使用眼膏、眼罩或缝合以保护角膜。4.恢复期面肌的功

7、能训练应尽早开始,面肌的功能训练对缩短疗程有重要意义。可同时配合加兰他敏肌注、针灸治疗面神经减压手术。急性炎症性脱髓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麻痹和肢体瘫痪的一组疾病。年发病率0.6~1.9/10万。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属一种迟发性过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支持自身免疫学说的理由有:1.本病发生前有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史;有些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