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

ID:39460458

大小:1.3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3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_第1页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_第2页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_第3页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_第4页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基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DNA的生物合成*第二节RNA的转录*第三节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DNA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在复制过程中,首先亲代双链解开,然后以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的子代链,结果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完全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1953年,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就推测DNA可能按照半保留机制进行自我复制。第一节DNA的生物合成一、DNA指导的DNA的生物合成——DNA复制(一)DNA复制的机制15N标记的E.coli.DNA密度梯度离心试验Meselson和Stahl,1958年2、半不连续复制DNA聚合酶催化的方

2、向是5,→3,。前导链:滞后链:1968年,发现冈崎片段(二)参与DNA复制的有关物质1、DNA聚合酶(1)聚合作用(2)3‘→5’外切酶活性(3)5’→3‘外切酶活性2、解螺旋酶大肠杆菌的解螺旋酶Ⅰ、Ⅱ、Ⅲ与rep蛋白共同作用,将DNA两条链解开。解螺旋酶I、II、III沿着模板链的5’→3’方向随着复制叉的前进而移动,而rep蛋白则在另一条模板链上沿3’→5’方向移动。3、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复制叉上的解螺旋酶,沿双链DNA前进,产生单链区,大量的单链DNA结合蛋白与单链区结合,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4、拓扑异构酶(或称旋转酶)属DNA拓扑异构酶Ⅱ,可引入负超螺

3、旋,消除复制叉前进时带来的扭曲张力。拓扑异构酶分两类:I和II,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拓扑异构酶I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无须供给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与转录有关。(2)拓扑异构酶Ⅱ使DNA的两条链同时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超螺旋时需要由ATP供给能量。分布在染色质骨架蛋白和核基质部,与复制有关。5、DNA连接酶连接双链DNA上的切口。大肠杆菌连接酶只能在模板上连接DNA缺口。T4DNA连接酶即可连接粘性末端的DNA,又可连接平齐末端的双链DNA。E.coli.和其它细菌的DNA连接酶以NAD为能源,动物细胞和噬菌体DNA连接酶以ATP为能源。6、RNA引物

4、和引发酶细胞内,DNA的复制需要引物(DNA或RNA),引物酶或RNA聚合酶可合成6-10个碱基的RNA引物。DNA复制为什么要用RNA引物?(为什么DNA聚合酶要用引物,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⑴从模板复制最初几个核酸时,碱基堆集力和氢键都较弱,易发生错配⑵新复制的最初几个核苷酸,没有与模板形成稳定双链,DNA聚合酶的5,→3,校对功能难发挥作用。(三)DNA复制过程1、起始(1)复制的起始点和方向复制起点是以一条链为模板起始DNA合成的一段序列。有时,两条链的复制起点并不在同一点上(不对称复制,如D环复制)。多数生物的复制起点,都是DNA呼吸作用强烈的区段,即经常开放的区段,富含A.T

5、,而且可能含有大量的反向重复和保守序列。环状DNA复制起点(2)DNA复制的起始引发:当DNA的双螺旋解开后,合成RNA引物的过程。引发体:引物合成酶与各种蛋白质因子(dnaB、dnaC、n、n'n''I)构成的复合体,负责RNA引物的合成。引发体沿着模板链5’→3’方向移动(与冈崎片段合成的方向正好相反,而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移到一定位置上即可引发RNA引物的合成。E.coli.DNA复制原点oriC,由245bp组成,三组13bp重复序列(近5’端处),四组9bp重复序列(另一端处)。2、复制的延长前导链只需要一个RNA引物,后随链的每一个冈崎片段都需要一个RNA引物,链的延长反应

6、由DNApol.Ⅲ催化。复制体:在DNA合成的生长点(既复制叉上)分布着许多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它们在DNA的模板链形成离散的复合物,彼此配合进行高度精确的复制,称为复制体。复制体沿着复制叉方向前进就合成DNA。3、复制的终止RNA引物的切除及缺口补齐:DNApolⅠ的5,→3,外切活力,切除RNA引物。DNApolⅠ的5,→3,合成活性补齐缺口。DNA切口的连接:DNAligase,动物、真核由ATP供能,原核由NAD供能。DNA合成的终止:环状DNA、线性DNA,复制叉相遇即终止。(四)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殊规律1、复制起点和单位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是多复制子,有多个复制起点,可

7、以多点起始,分段进行复制。每个复制子大多在100-200bp之间,比细菌染色体DNA(单复制子)小得多。试验证据:5-氟脱氧胞苷标记真核生物DNA复制叉移动的速度此原核的慢,如哺乳动物复制叉移动的速度每分钟1-3Kb,细菌每分钟5Kb。真核生物染色体全部复制完成前,起点不再从新开始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起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真核生物在快速生长时,可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同时复制。如黑腹果蝇,早期胚胎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