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线组织专题

交通流线组织专题

ID:39477816

大小:37.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交通流线组织专题_第1页
交通流线组织专题_第2页
交通流线组织专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交通流线组织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流线组织一总体原则1,立体组织通过基地地形基面的立体设计,各种交通流线分置于不同的基面标高,从而使得各种流线相对分离,通过自动楼梯进行垂直连接,共同构筑高效率的新型立体交通枢纽。2,步行优先步行和机动车分流;步行活动空间占据主导的空间位置,并不受车辆干扰;对机动车采取单向交通组织,并合理引导其活动范围,简化核心区内部交通关系;出租和社会车辆置于地下,地面留给步行者和公共交通,优化高铁核新区环境品质;3,无缝换乘无缝换乘体现在几个方面:在满足工程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换成距离。在本案中,联系较为密切的交通设施之

2、间布局采用相对集中的布置方式:高铁、地铁毗邻布局,公交分置两侧,出租和社会停车结合高铁车站地下空间设置,从而高铁、公交、地铁设施之间的换乘可以迅速完成。借助地下空间和局部空中连廊的方式,减少换乘中转环节,采用最直接的换成路径。在6.00米标高设置空中连廊,高铁出站乘客可以直接通过连廊换乘公交设施;地铁1号线、地铁3号线在展厅层付费区采用直接的换乘通道予以连通,不出站即可达成1、3号线之间的换乘;同时1、3号线地下换乘通道布置在高铁出站大厅下方,高铁出站人流可以直接通过出站口处的电梯到达换乘通道,完成与地铁之间的便捷

3、转换。4,多路径选择交通设施间的换乘采用多模式多途径的方式,提升转运效率,并分流换成路经上的人流量,提升换乘效率。二交通设施布局1,高铁车站根据铁道部设计院的初步设计,高铁车站采用“站下式”的模式:候车在地面层,站台在二层。进出站交通组织采用“中进边出”的模式:进展口设置在站房中部,出站口在站房西侧设置。主导出站标高设置在地面层,在6.00米标高设置绿色出口,出站后通过空中连廊可到达公交车站以及长途客运站。2,地铁根据标书以及前期相关研究,地铁1号、3号线分列高铁线两侧布置。地铁进站通过下沉广场可以直达展厅。3,公

4、交站场设置东西两处公交站场,东侧站场负责南部城市区域的公交车到发交通,西侧站场负责北部城市区域的公交到发;西侧公交站场的车流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公交车沿着辽河路右转进入核心区,顺着主广场西侧道路南行,继续右转到达公交站场,出站直接右行转到常新路。东侧公交站场的进场车辆由长江路左传进入,上下乘客后右转通过主广场东侧道路北行直到辽河路口,继续右转上长江路。4,长途客运北站长途客运站主要负责发送苏北地区的人流,考虑到交通流线的便捷组织,并结合与高铁之间的客流实际联系密切度,经过多方案比较,本规划认为长途客运北站与

5、高铁站房相对独立设置更为合理。为了方便进出交通并减少对高铁站前主广场的干扰,位置确定在核心区的西北侧。另一方面,长途客运站停车区域充分利用了地铁1号线的地面空间,土地利用更趋合理。把长途客运站房设置在高铁的北侧,还可以简化核心区内部的交通体系,进出站的车流通过“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直接在辽河路以及常新路上独立展开,以最简洁的途径连接龙江路高速入口。由于进出车辆不经过高铁站前主广场,因而可以减少核心区交通流线间的交叉和干扰。1,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停车为提升站区环境品质,最大程度的减少步行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借鉴国外

6、先进高铁车站的经验,规划把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的活动范围置入地下,上下客及停车均在地下空间进行,保证了地面空间的环境品质,下车的客流可以通过垂直自动楼梯直接到达候车大厅入口。2,自行车停车为维护站区环境品质,自行车停放结合地下空间和绿化空间进行。分置东西两侧,进出主要通过长江路和常新路设置的自行车道完成。不至于干扰高铁站前环境品质。三交通组织及换乘设计1,高铁进站公交-高铁公共汽车停靠在高铁站房北面珠广场东西两侧,乘坐公交到达的乘客,下车后通过地面步行通道直接到达站房主入口;大巴停靠站场设置在高铁站房北面主广场西侧,毗

7、邻西公交站场。通过大巴到达的(团体)乘客,下车后通过地面步行通道直接到达高铁站房主入口。长途客运北站设置在核心区北端主广场西侧,通过长途汽车到达的人流可以沿步行通道直接到达高铁站房主入口,也可以在客运站门厅处下到-5.00米标高,通过地下通道穿越下沉广场,然后通过自动楼梯到达高铁站房;地铁-高铁经过高铁核心区的地铁线有两条:1号线和3号线,两条线于高速铁路南北两侧平行布置,地铁站厅设置在-10.00标高。通过地铁到达的乘客,进入高铁站房有两条途径,一是出站厅进入旁侧的下沉广场,然后通过自动楼梯先上到-5.00米标高

8、休闲广场,之后继续通过自动楼梯到达站房主入口;另一种途径是通过1/3号线绿色换乘通道,在站房门厅两侧主楼梯处出站,通过主楼梯直接上到高铁站房主入口,然后购票候车。出租车/社会车辆-高铁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车及上下客区布置在地下层,上下客区均有自动楼梯直达地面层,乘客下车后可以直接通过下客区附近的自动楼梯上到地面高铁站房主入口。为方便管理以及地下交通流线的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