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ID:39499599

大小:20.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4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_第1页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_第2页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_第3页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_第4页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浅探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需要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列为重要内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历史核

2、心素养指引下的新编高中历史课本,也必将发生显著变化。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的理念,是需要一线教师研究和反思的重要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历史课程。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可以推动人类对历史的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以透过复杂的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历史具有时空二维性,需要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对事物有客观、全面的理解。历史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要研究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透过史料认识历史,就需要对史料进行科学地收集、整理和解读,去粗取精

3、,去伪存真。通过科学研究史料,我们可以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客观地分析,将其描述出来,并揭示事物之间的深层因果关系。同时,在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要肩负社会责任,充满人文追求,服务于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历史核心素养涵盖了从高端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引领,到操作层面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研究方法,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带来重大变化。  当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空中楼阁,核心素养的落实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细微处着眼,依托基本历史知识,化作具体的教学设计,利用好每一节课堂,进行长期的浸润和渗透。  二、合理构建知识结构  明确了方向、目标和设计意图后,我

4、们将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引领学生学习历史:从微观到宏观条分缕析地学习基础知识,从宏观到微观高屋建瓴地构建知识结构。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我们系统讲解每一节课的知识细节。通过分析时代背景、解读历史事件过程、提供历史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和描述历史,借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锻炼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演变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出历史的味道和过程的曲折,

5、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其次,在讲清楚每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对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新归类整理,构建自己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可以按照时序性,也可以按照空间性。对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搭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最后,在学习完中国古代史的所有单元后,我们要求学生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主题概括古代史的阶段特征。这个步骤要求学生特别熟悉不同历史阶段的知识,熟练搭建起相对完善的知识框架,并能提炼出每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对学生的历史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这样从微观到宏

6、观地学习知识、再由宏观到微观地搭建知识结构,并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贯穿其中,学生既能掌握知识点,又将知识体系了然于胸,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三、理解比记忆更重要  历史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非常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厘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解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整体认知,培养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什么是“理解”?我們对“理解”的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知识进行多维度地描述,换句话说,学生对于了解的事物在一个全新的情境

7、下出现时,仍然能够揭示其本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想要让学生完全理解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进行改变和调整。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工业革命”一课的内容时,有的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把这一课分解为“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特点”“工业革命的影响”四个部分,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听得乏味。  如何对这种讲课方式进行调整呢?  教师可以从解读“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革命”和“工业”这两个词的含义。“革命”意味着根本性改变,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提到“工业”,学生们都能想到“机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