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

ID:39529607

大小:4.55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7-05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_第1页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_第2页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_第3页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_第4页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创伤现场急救(陈永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矿山急救车集矿医院—陈永峰矿山急救教案一创伤急救的概念现场急救就是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有效措施,防止伤员二次损伤和病情恶化,尽可能减轻伤员的痛苦,并将危重或需要进一步救治的伤员护送到医院,以挽救生命。创伤急救的概念传统观念中,现场救护是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技术”。它起源于二战,是减轻伤亡保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大技术在战争年代发挥了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急救,首先是救命,在救命的基础上,再处理具体的局部的危重急症和外伤。在现场救护时还要注意防护好自己。创伤救护的原则:必须有一个综合的“概念”,受伤者大多是多发伤,复合伤,应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急救知

2、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能用到的,是有利于挽救垂危伤病人的生命和减轻其伤残的,真正能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二对心肺复苏的基本认识心肺复苏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急救面对着社会各个层面,触及到社会每个角落。现代急救,不再是关在医院围墙里医生的专利,也不再是昔日所普及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四大技术”,而是立足于现场,开展以心肺复苏为主的挽救生命,以及对严重创伤造成伤残等危急情况的医疗救护。三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判断现场检查伤病人:发现危重伤病人,尤其处在情况复杂,甚至令人恐怖的现场,首先要保持镇

3、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判断,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措施。如果是多名伤病人,应处理危重者,再处理较轻者。对同一患者,第一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处理局部。在处理时,要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及伤病人的安全。在现场迅速而有重点地检查病人情况,判明伤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已经死亡。(1)查看病人总体情况一般先判明病人神智是否清醒。通常做法是大声呼唤或轻轻摇晃病人身体,观察是否有反应。神智尚清醒的病人,在呼唤、轻轻推动时会睁眼或有其他反应。如病人无反应,则表明神志丧失,以陷入危重状态。病人突然倒地,然后呼之不应,情况多为严重。病人的面色苍白或青紫,嘴唇、指甲发绀,冷汗淋漓,肢体不能活

4、动,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严重创伤时,除了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外,要特别注意头颅,脊柱有无损伤,因为它有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后遗症(2)瞳孔反应眼睛的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当病人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的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有时因为脑水肿或脑疝,使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变化揭示了脑病变的严重性。在抢救中,医生也经常观察瞳孔变化,判断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3)检查呼吸活动方法:通常观察病人胸廓起伏的情况,可以得知其有无呼吸。当病人已处于十分衰竭、危重时,呼吸运动很微弱,胸部起伏不易观察,救护者可侧转头用耳贴近病人的

5、口鼻,闻听有无呼吸的气流声,面颊感觉有无气流吹拂。还可以用棉花絮、薄纸条等放在病人的鼻孔前,观察叶片是否随呼吸飘动,以判定有无呼吸存在,呼吸是否正常。只要发现呼吸已停止,立即实行人工呼吸。(4)检查心跳脉搏心跳是生命活动存在的征象。正常人心跳60--100次/分。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停止;或者心跳停止,呼吸也随之停止;也常见心跳呼吸几乎同时停止。检查心跳的方法时儿童、成人触摸颈动脉--10秒钟,婴儿触摸肱动脉。颈动脉位于颈的两侧平喉结处;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4)检查心跳脉搏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方法及时救治。

6、从以上四个方面判断病人情况后,同时呼叫急救中心,请求支援。并立即对垂危病人进行急救,争分夺秒。四人工呼吸1呼吸系统组成及其主要功能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鲜氧气,实现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如果呼吸发生障碍,人体各组织器官就不能获得足够的氧,也不能将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妨碍整个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因此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之一。2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1)、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患者意识丧失时,舌根常后移堵塞气道。因此人工呼吸的第一步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具体方法:A、仰头抬颌法:术者一手置于患者额部

7、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中指托起下颌,使下颌前移,如此便可使舌根离开咽喉后壁,气道便可通畅。注意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及颌下软组织,以防止压迫气道,同时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2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B、仰头抬颈法:术者用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后仰,而另一手抬举后颈部,使气道打开。C、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作托举下颌,不常规使头后仰,以免损伤颈髓,发生严重并发症。(2)、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临床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