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申论

环境保护申论

ID:39544121

大小:64.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5

环境保护申论_第1页
环境保护申论_第2页
环境保护申论_第3页
环境保护申论_第4页
环境保护申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申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需要向“污染经济”坚决说“不”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环境资源的约束加剧,过度依赖能源资源且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更加凸显,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河北沧县“红豆水”事件、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湖南郴州血铅事件等污染事件,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环境,更对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一系列的污染事件表明,我们所发展的企业频繁成为水体污染事件的“元凶”,在触痛社会公众神经的同时,也在拷问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良知:我们是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永续发展之路?诚然,大批高耗能、低产出、大排放、重污染中小型企业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们在特定时期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撑拉动地方GDP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惨痛的污染事件一再发生,暴露出了我们长期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为追求眼前经济的“数量增长”和政绩的“加分因素”,就是在党中央三申五令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依然不惜断掉子孙后代发展之路谋求一时GDP的增长。痛定不仅要思痛,更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在快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为什么发展,

3、我们发展为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发展,我们该发展什么,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忍痛割掉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产业,向“污染经济”坚决说“不”。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一再叮嘱: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

4、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需要我们经济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在具体实践中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大批高污染企业长期存在并一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部分地方为某种利益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及其违规排放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中央有关精神没有领会好、没有贯彻执行好,甚至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需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坚决做到不换发展思路就换人,毁了生态环境追究人,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约束规范大家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环境里实

5、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7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

6、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

7、见效。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