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ID:39557587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_第1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_第2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为真实把握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长沙某学院12个专业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通过调查,对部分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建议。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1、价值取向总体健康向上。在政治信念上,21%的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5.1%的学生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是也有部分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甚至根本就不相信会有共产主义。70%以上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持的态度

2、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于大学里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56.8%的学生选择“很重要”,30.1%的选择“认真对待”,仍有13.1%的学生选择“想学,但精力不够,没能好好学”。在文化观念上,大部分大学生对学者明星化、选秀、炫富热等社会现象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追求随性所欲的应时文化和快餐文化,认同某些庸俗的社会潮流,注重物质享受,拜金主义倾向明显。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健康向上,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国家大事、难事、急事面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2、价值追求注重个体与集体两兼顾。在价值追求选择

3、上,84.2%的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人生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时”的选择中,79.1%的学生选择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如何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问题上,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认为应在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22.3%的大学生认为先实现个人理想后再谈社会理想,7.7%的大学生对社会理想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如何体现个人价值方面,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格是否崇高或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学生高达67.4%,分别有12.7%、10.7%、7.5%、10.3%的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体现在权力的大小,社会地位的高低,

4、生活是否舒服、潇洒或金钱的多少。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注重从自我利益出发寻求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注重个人与社会并重但又注重社会的尊重和回报,也有极少部分大学生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3、价值实现方式趋向务实。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都能独立规划自己的人生。学习上,除专业学习外,他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对于职业选择,优先考虑“最看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的大学生占49.2%,另外分别有21.

5、6%和29.2%的学生选择工作环境以及个人收入水平,83.4%的大学生们渴望“凭借自身能力,通过公平竞争”的途径来实现人生目的和理想。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49.7%的学生首选国家公务员,其次是读研、继续深造、教师、外企、金融机构、国企、自由职业和演艺界。在工作地区的选择上,61.5%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二、引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1、开放多元的社会思想文化影响。一是随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西方价值观念涌入,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二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庸俗、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如“厚黑学”、“权谋术”、“成功学”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

6、翻新”。三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方式的出现,为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交融,提供了广阔舞台、便捷渠道,也更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2、僵化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制约。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尚没有适应形势发展,重理论灌输,价值观教育成为单纯的知识教育还是一种常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远离社会现实、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3、谋生实用的现实束缚。多数家长、大学生在主观上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出于对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对待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大

7、学生面临“两难”处境。4、易变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群体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缺乏对国情民情具体了解,缺乏对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体认。同时,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受心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他们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很难独立进行正确的选择。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电视广播、网络等要大力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坚决抵制“三俗”,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发挥爱教基地的作用,建设一批文化、科技、体育展览场

8、馆,使大学生有接受传统和正确价值观教育的校外场所。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